駝鈴聲聲,伴隨著秦軍侍官們的鐵甲鏘鏘聲。
少年跟著阿爺的身邊,崇拜的道,“他們真了得。”
“那是因為皇帝了得,他們是皇帝的兵,當然也就了得了。”老爺子一把年紀了,走南闖北跑商販貨,見過的當兵的多的是,不管是以前隋朝的兵還是西突厥的兵,又或是隋亂時名方的兵,確實沒有一家能比的過這大秦的兵。
“說來,以前隋朝強盛時,府兵也都是精挑細選的,都是良家子弟,還多是官員豪強地主家的兒子,他們的軍紀也不錯,但跟如今的侍官們比起來還是差的遠了,說到底,還是咱們天子更看重這些侍官,給的榮譽更高,也肯給實際的東西,府兵們點選要求嚴格,入選之后榮譽又高,一旦有功都能兌現賞賜,能夠升遷入仕,確實足夠讓他們如此。”
有了巡邏騎兵相隨,接下來的這幾十里路就走的非常輕松。
遠遠的,黃昏的落日余暉下,便看到一座土堡在路邊。
“那就是拔換堡,過了此堡,再往前不到百里,便是龜茲大城拔換城了。今日天色已晚,你們可以在我們堡外安營一夜。因為軍府規定,軍堡里不能收留你們過夜,望見諒,但是可以打水。”
眾人忙道,能在軍堡外休息一夜就足夠了,畢竟傍著軍營休息睡的踏實啊。
拔換堡并不算大,這只是一座烽堡,里面駐有烽兵,同時可容納巡邏騎兵。朝廷為了保證西域諸國的歸附效忠,也為了控制西域,保護商路,于是與諸國約定,由諸國拓寬沿途道路,然后朝廷沿路設立驛站和烽堡。
驛站以傳遞信息,聯絡朝廷與各國,而烽堡則是為了保護絲路,不受賊匪失劫,同時,也一樣可以保護諸國,一旦諸國被他國入侵,可燃起烽煙報警,諸國都有義務聽從大秦朝廷的調派救援。
總之,在西域,諸國都臣屬于大秦,各國不得互相攻伐,若有糾紛,需要奏請朝廷主持調解。誰若是越過朝廷為各國劃下的邊界,攻打他國,那么大秦就有資格和義務,召集諸國共討之。
一開始各國也是不太愿意讓大秦在他們的地盤上,尤其是絲路這要重要的道路上修驛站建烽堡的,但皇帝說了,絲路的暢通,能保證貿易的繁榮,對大家都有好處。
當然,駐守高昌的秦國大將程咬金也適時的放出風聲,誰敢反對修驛站建烽堡,就是有意要破壞西域的安定繁榮的未來,當討之。
于是,諸國最后還是勉強的同意了這一計劃。
朝廷的動作很快,三條絲路,南線中線北線,每隔二十里,便修了一座驛站,相隔五十里一座烽堡。
驛站和烽堡里的驛夫和烽卒人都不多,但朝廷又特派了三千輕騎,每路一千輕騎,分段巡邏。
巡邏騎兵并不專駐一堡,而是定期巡邏。
不得不說,自有了驛站、烽堡和巡邏秦騎之后,絲路確實要安全的多。
夜幕降臨。
商隊首領從拔換堡井里打了水,又派人去附近的龜茲人那里買了些羊來,于是宰羊做飯,好不熱鬧。
他們還特意給堡里送了羊肉,蕭隊不肯收,最后商隊首領硬塞留了兩只羊。
“你就算把我抓起來,要治我個賄賂罪我也不管了,你們今天護了我們一路,晚上又讓我們在堡外安營,這是我們自出敦煌后,能睡的最踏實的一個覺了,這兩只羊,你們一定得收下,要不然,就是太瞧不起我們這些商人了。”
新鮮的羊肉,再撒上點安西茴香,用紅柳枝串起來在火上烤,熱的油滴下來,外表金黃,那香味別提多誘人。
這是一個難忘的夜晚。
年輕人和阿爺甚至還難得的喝了點酒,這一晚上睡的很踏實,因為他們知道,身后就是拔換堡,堡子上的紅旗,還有那紅旗下站崗的秦軍士兵們,會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