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程都督說了,不惜一切,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巡騎營的兄弟。請劉鎮守使先行,焉耆太守裴將軍也已接到命令,馬上會隨郡尉率兵前來接應。都督說了,如果龜茲人愿意息事寧人,那么還好說,若是他們敢攔截或攻擊,那就直接宣戰!”
黑夫點頭,“請回復程都督,劉黑夫定不放棄巡騎營任何一個兄弟。”
幾名參軍都很驚訝,為什么許和尚如此,現在黑夫如此,而程都督也如此呢,難道就不用請示朝廷嗎?
烏壘城。
這也本是一西域古國,漢書載,烏壘,口千二百,勝兵三百。后來成為漢西域都護的治所,人口很少,但地理位置重要,處于西域的中心。
由此去龜茲、姑墨、疏勒,逾蔥嶺可到大宛、康居等地,往南有道通鄯善、且末、于闐,越蔥嶺便是吐火羅諸國,往北經焉耆、高昌可去山后六國等。
在南北朝時,烏壘為龜茲所占。
隋朝時,又為西突厥所控制,大秦破射匱后,控制烏壘城的為處月部一支,當初射匱兵敗,處月一分為三,一部隨射匱西遷敗走,不知所蹤,一部被安置于沙陀磧,置沙陀郡,其酋長封處月侯。另一部則分封烏壘,建烏壘郡國,其酋長封弓月侯。
因此烏壘城,現在就是駐扎著處月部分出來的弓月部。
弓月侯是密點室汗五世孫阿史那彌射,其在西突厥本是統領處月處密二部,后因隨射匱反秦被擊敗后投降,于是授其為弓月侯,統領烏壘弓月部。
同時朝廷還冊封阿史那彌射為興昔亡可汗,管理西突厥右廂五弩失畢部落。
又冊封了彌射的堂兄,與他有仇,曾經射殺彌射兄弟侄子十幾人的阿史那步真為繼往絕可汗,管理西突厥左廂五咄陸各部。
兩人名為可汗,各統一廂五部,其實跟西突厥大可汗莫賀咄沒什么區別,都是被架空的。
興昔亡可汗名為管理右廂五弩失畢部落,可實際上他就只能指揮的了烏壘弓月部而已。因為與步真的血仇,兩小可汗互相仇怨,對于室點室之孫莫賀咄大可汗,雖然高了他們兩輩,可兩小可汗跟他的關系也一樣是有血仇,三位可汗這復雜的恩怨,使的西突厥諸部完全就是一團散沙。
“烏壘雖小,但弓月部與龜茲國關系向來很好,尤其是這龜茲王本就是后來西突厥貴族奪的王統,故此,我們得小心彌射。”黑夫對一眾軍官們交待,“若是彌射不肯讓路,就強攻烏壘。”
阿史那彌射其實現在日子很不好過,做為密點室的五世孫,彌射的身份自然是尊貴的,可是做為開創西突厥的室點室子孫很多,他偏偏之前又跟著射匱可汗抗秦,因此如今雖有著興昔亡小可汗和弓月侯的封銜,可就僅有一個烏壘城的地盤,還緊挨著大秦的焉耆郡,也確實是落架的鳳凰不如雞了。
黑夫率領巡騎團抵達烏壘城下,城中的興昔亡可汗、弓月侯阿史那彌射,便直接帶人出城來迎。
“聽聞龜茲對抗朝廷,發兵作亂,某深感痛心,現已集結烏壘弓月部兵馬,愿聽劉都使調遣,共討龜茲叛逆!”
胡楊樹下,黑夫也沒料到這阿史那彌社會是這么一個態度,一時倒是有些意外了。
“劉都使,某愿為前鋒,攻打龜茲王城。”
黑夫想了想,“多謝弓月侯,不過我等遠來,一路疲憊,欲先入烏壘城中休整一番,不知可否?”
阿史那彌射見狀,猶豫了片刻。
“怎么,不行?”
“當然不是,吾乃朝廷之封侯,如今朝廷用兵,路過要入城休整,當然可以,請隨我來。”彌射看著黑夫身后的那些鐵甲巡騎,最終還是笑著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