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瑀致仕宰相,豈有那么大的本事讓當朝宰相屈突相國如此?又如何能驅使的動安西都督程咬金?這話嚴重了,其實對于蕭勁,朕雖未見過,但也知道他不少情況,確是蕭銑異母弟沒錯,可早就與蕭銑割裂,加入我秦軍數年,也從未隱瞞過出身,他也從未攀附過蕭瑀這門親戚,一步一個腳印,全是憑戰功上來的,這次龜茲之戰,更是表現極為出色。尤其是他以一隊巡騎駐防大石城,最后卻硬生生的將周邊百余城攻占勸降,此功不可謂不大。”
“鷹娑郡原是朝廷羈麼鼠尼施部所設,如今鼠尼施亡族滅種,那里成為一個空地。”
“陛下,就算是空地,可鷹娑郡既然置為正郡,那蕭勁一個隊正也無此資格擔任。”
“蕭勁龜茲之戰前確實是巡騎營隊正,但龜茲之戰中,火線升遷,接連因功晉升,先后任大石檢校縣令、拔換城暫編第一廂都指揮使、姑墨郡都尉等職,都尉升太守,倒也沒那么突出。”
可明顯溫彥博等人是不能接受這種飛升式升遷的。
皇帝手指著敲打著桌子。
“朕倒是有一個想法,給阿史那彌射和阿史那社爾換封,彌射的烏壘羈麼郡改為烏壘縣,并入龜茲郡。社爾的泥師郡改為泥師縣,也并入龜茲郡。將二人改封鷹娑郡,以鷹娑川為界,川東為彌射的弓月部,川西授給社爾,以川東為弓月縣,川西為鷹娑縣,鷹娑川下游設淡河縣,郡城駐于川西,由阿史那社爾為鷹娑太守,以阿史那彌射為鷹娑郡丞,授蕭勁為鷹娑郡都尉兼淡河縣令。”
“你們以為如何?”
烏壘和泥師皆處于龜茲東面邊境,一南一北,之前安置的是東西突厥兩部人馬,可如今既然龜茲已滅,朝廷把龜茲國一分為二,設立龜茲郡與姑墨郡兩正郡,則大秦疆土西擴,自然不能再由兩個突厥羈麼州再分隔秦土,使之為飛地。
鷹娑川這一塊地方,處于天山東部山脈地帶,夾在絲路北線和中線之間,這片地區不算很重要,但比之前烏壘和泥師城要大,故此遷他們過來,既可算是此次立功的獎賞,二來也可以使得中線絲路的龜茲和焉耆之間,再無阻礙。
“圣上,阿史那彌射本是太守,又是西突厥興往昔小可汗,如今卻讓他為郡丞,還只占據半郡之地,只怕未必肯。”大學士禇亮道。
“這有什么不肯的,半個鷹娑郡也比烏壘郡大的多,鷹娑川的牧場可是好的多,至于太守變郡丞,朕相信他能理解的,為表彰二汗之功,朕將晉升二人為縣公之爵。”
社爾是皇帝義子,本是東突厥處羅可汗之子,如今給他改封到鷹娑川為太守,他肯定不會有反對意見,而且讓彌射與社爾同處一郡,還能互相監視。
溫彥博也料不到皇帝還有這一手,那個蕭勁原本他認為是最有把握駁回的,可現在蕭勁從鷹娑太守變成鷹娑都尉兼淡河縣令,他怎么都覺得,皇帝似乎原本就是這個安排的。
可現在皇帝已經退了一步了,他也不好再咄咄逼人。
“請政事堂票擬。”
本旬輪值政事筆的是中書右侍郎房玄齡,他當即票擬。票擬好,遞給溫彥博,溫彥博再次無奈的在上面批紅二字,照準。
“政事堂票擬,翰林院批紅,圣人同意!”殿中監馮力士高聲喊道,這件事就算又解決了。
“許和尚初戰頓多城,奇計奪城,兵不血刃,再戰換拔河,以五百破羯獵顛萬余大軍,三戰拔換城下,以五百巡騎大破那利一萬三千步騎,又以巡騎營守拔換、大石等不失,力拒六萬龜茲大軍,功勛著著,鎮守西域,就須如此勇將智將,邊疆之地,朝廷當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朕認為許和尚可為姑墨郡太守。”
“劉黑夫智計奪龜茲都城,奪城之后安穩城池,有勇有謀,且老成持重,可為龜茲太守。”
皇帝發話,便算是拍了板。
當下,馮力士請政事堂票擬、翰林院批紅。
不管翰林學士們如何不滿,可也無可反駁了。
他們現在唯一還死抓著不放的,就是程咬金了。
在許和尚和蕭勁等的問題上,他們退讓了,可對于程咬金,他們不想再退。再退,今天就真的一敗涂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