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會如李綱一樣認為那完全就是救濟慈善行為。
作為新到的知縣,馬周用了幾天時間把整個偃師縣跑了一遍后,召集了縣丞李綱以及其它官吏們。
“按秘書省太史局的觀測推算,河南的旱情還會加劇,所以今年上半年糧食基本上是保不了了,現在有李縣丞帶領大家捕蝗,效果很顯著,縣內基本上沒有成群成片的飛蝗,這是好事。”
“不過我認為,我們也不能僅僅只是盯著蝗蟲,眼下是困難時期,我們要滅蝗,也還得防災,今夏無收,那么到秋收前,還有大半年的時間,百姓的口糧一定得保證供給。”
馬周面前放著個小冊子,這是他這段時間跑下面時記錄的一些情況。
“如今縣中許多百姓手里還有糧,加之這蝗蟲換糧,每家也換了不少,這是好情況,倉中糧食也不少。正常來說,就算今夏無收,我們依然不會發現饑荒,但未雨綢繆,某提議,對縣中糧倉加緊監管,暫停糧食買賣交易,實行定量配售制,按戶籍和人口定下配售額,同時鎖死糧價!”
馬周的意思很清楚,現在不少百姓都還不缺糧,但終究還是會有些百姓會缺糧的,而且就怕大家見到旱蝗災情,出現搶糧囤糧現像,到時有的人家里糧食囤積太多吃不完,而有的人家里卻又沒糧。
搞定量配售制,憑戶籍人口定量,這樣人人都能買的到糧,又可避免他們恐慌囤糧,再來一個鎖定價格,避免到時糧價飛漲,百姓買不起糧。
“我們不缺糧,但我們得預防出現恐慌氣氛,防止搶糧囤糧行為。”
縣錄事道,“馬知縣,雖說縣里有朝廷的官倉,可私人糧商還是有不少的,若是鎖定糧價,只怕他們未必會肯啊。”
馬周很不客氣的道,“糧商?糧商也是大秦的糧商,如今特殊時期,難道他們還想囤積居奇操縱糧價發國難財?誰敢不配合,那就視為有罪!”
“什么罪呢?”
“謀反!”
馬周冷聲道,“大秦律令,謀反,謂謀危社稷,圖謀推翻朝廷、危害國家之罪行。”
縣錄事額頭冒起冷汗,馬周要把不肯鎖價的糧商定謀反罪,確實也是能扯上關系的,可終究還是給人太過苛刻冷酷的感覺。
但馬周說特殊時期,一切從嚴,他又沒無話可說。
縣中官吏們都望向李綱,畢竟馬知縣雖說是新科狀元郎,可畢竟李縣丞可是太子老師,曾經是宰輔。
“某覺得馬知縣說的是正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穩,糧商要賺錢,但不能在這個時候賺錢。”
馬周對李綱投去了感謝的眼神,接著又道,“當然,除了保證糧倉安全,實行定額配售外,我以為當趁眼下時間,由縣里組織,拿糧食出來雇傭青壯民眾,修路鋪橋、筑堤通渠,興修水利,改造城市,這既能辦些實事,又能賑濟災民,以工代賑,事情也辦了,災也賑了,一舉兩得。”
李綱立即點頭,“我贊成馬知縣的計劃!”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做為新科狀元郎,馬周沒留在長安城里享受眾星捧月的感覺,沒流連于那些勛戚豪門的宴請,沒忙著去拜訪高官們,而是跑到下面來掛職任事,還一來就要干實事大事,這份態度,還有他的計劃,都得到了下面官吏們的贊賞和支持。
“天災無情,人有情。咱們偃師縣,不僅僅是要渡過災情難關,還要化災難為動力,組織民力,把一些需要辦的事情,都一起趁空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