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南梁各郡,夏收十不足二,絕大多數百姓是顆粒無收。
偏偏這時又爆發蝗災,連秋種也沒法了。
百姓手里又沒余糧積蓄,郡縣里的軍頭們,遇到這大災,卻越發的守著糧倉不肯放糧。
百姓餓的沒辦法,于是只能開始流動起來。
甚至已經有不少地方出現了饑餓的流民攻擊地主富戶們的莊園宅子,搶劫糧食的行為。
下一步,鄉村的地主們被搶光后,就可能要攻打縣城搶劫官倉之糧了。
許多流民開始北上。
他們的目的就是渡過漢水,到大秦的地界上去,避災求糧。
無數的饑民都喊著北上投秦的口號,拖家帶小,扶老攜幼。
可是此時,不論是蕭銑還是各郡縣的軍頭們,救災時不用心,但卻紛紛開始攔截流民,禁止他們出界越線。
對于他們來說,百姓也是資源,還是寶貴的資源,是兵源補充,是糧食耕種者,是軍械制造者,若是百姓都跑了,那他們還怎么維持?
至于說百姓受饑,他們不管。
漢口。
漢江上,一條樓船停泊江心。
船上,南梁的沔陽太守張鎮周、江夏太守周法明一起拜見安陸太守翟摩侯。
“翟公,我等皆欲改旗易幟,歸附大秦!”
翟摩侯卻道,“時機未到啊。”
“可我們撐不下去了。”
張鎮周和周法明一起嘆息道,災情越來越嚴重,如今不說救災了,他們連軍糧都得不到補充了。
郡內的災民,現在已經向流賊發展,開始攻城圍縣,局勢確實控制不住了。
兩人早就跟大秦眉來眼去了,甚至若不是大秦一直不同意他們歸附,他們早就率部獻土歸秦了。
現在他們再一次提出要改旗易幟歸秦。
可翟摩侯雖然一直負責與兩郡聯系,但也不敢答應下來。
“自當初圣人與三藩約好,三藩各封郡王后,幾年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若是你們歸附,這來之不易的安穩就將打破,戰事再起也。”
“翟公,蕭銑如今已經是眾叛親離,就算我們歸秦,他也不敢吭聲的,甚至只要我們先帶頭歸秦,到時必然還會有許多郡縣響應歸秦,那個時候,只要圣人一道詔令,便可召蕭銑入洛陽,南梁不攻自滅。”
“這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這關系著大秦的整盤棋,三藩雖常相互攻伐,可在面對大秦時卻是攻守一體的,一旦南梁有事,其它兩藩也必然牽動,到時就是全局的變動。”
張鎮周無奈道,“如果翟公還是不肯接受我等歸附,那我等就只得率兵攜民棄土渡江歸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