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臣感嘆著道,“臣當年曾親自參與過隋朝建造東都洛陽,當時為修建洛陽紫微宮殿,其中的梁柱取材于江西豫章,一根梁柱需要兩千人抬,還要用鐵輪子,走了幾里路,鐵輪就壞了,得要有數百人帶著鐵輪跟著,每天走不了三十里。一材之費,便要數十萬工,其它可想而知了。從前秦修阿房宮,失了人心。楚國修章華宮,也失了人心,隋朝修好東都洛陽,也開始失了人心,如今圣人坐擁萬里疆土,國庫收入數倍于隋,泰山封禪,卻如此一切從簡,此真是江山社稷之福也!”
殿中群起恭賀之聲。
羅成呵呵笑道,“朕當初十六歲時,便被隋朝征召去挖運河,一家七個男丁,成丁才五個,但六人被征召服役,不是涿郡打造軍械,就是東萊造戰艦,要么就是洛陽修宮殿,或是河北挖運河,想想楊廣如此不體恤民力,他不亡誰亡?朕也是自隋朝一路過來的,親眼看到楊廣是如何折騰敗亡了天下,因此朕深以為戒。”
虞世南說,封禪泰山是大事,該有的儀式得有,該有的依仗也還是得有的,后宮只帶五百人太少,護衛只帶一萬人也還是太少。
“圣人,朝廷雖剛經歷了一場大災,但是封禪儀式也不能辦的寒酸了,這是我朝最重要的一件盛事,又是要祭祀天地,絕不能簡單了,國庫有充足的錢糧可以供給,請圣人放心,我等會認真辦好這場事情,雖不會太簡陋但也不會過于耗費的。”
那邊魏征也贊成,“就算是普通農人小戶家里,平時勤儉持家,可若遇到兒女婚事之時,該有的禮儀也是得有的,該花的錢也會花的,并不會少半分。”
“這是禮!”
一群大臣堅持,說不能太寒酸了。
“此事就交由府院負責,朕相信你們能把此次封禪辦的既不失禮又不過于奢靡。”
魏征帶頭,右手持笏在左掌心拍擊。
百官跟隨,群起拍笏贊成。
改朝、統一、盛世、祥瑞。
大秦皆有,故百官請封禪泰山,皇帝羅成最終也同意了,一開始他是打算不要搞太大排場的。但是這個事情最后交到政事堂和翰林院負責后,兩邊一致認為,封禪泰山,就算是一個王朝二三百年歷史,都未必有幾次封禪,故此一定得辦的不失禮。
“圣人封禪,欲帶太子前往,并讓太子為亞獻,諸位以為如何?”政事堂中,魏征詢問。一般情況下,皇帝封禪,都會留太子在京留守監國,并且留老成持重的宰相輔佐。
但這次皇帝不但要帶一后四妃九嬪同往泰山,還點明了要帶太子去,并讓太子負責亞獻。
亞獻就是指皇帝在泰山封禪祭祀的時候,在皇帝敬完第一次酒后,太子跟著進第二輪酒,這是一個極重要的儀式。儀式上,皇帝自然是主祭,向天地進貢祭品進酒,太子就在旁邊遞祭品,并且隨后亞獻祭祀。
“我看陛下讓太子隨行并充當亞獻,用心良苦,這是要鞏固太子儲位,應當支持。”幾位宰相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