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羅成卻還有比較長遠的打算,若是百濟劃入安東,那么安東道可就幾乎占據了除新羅外的整個朝鮮半島了,北以鴨綠江為界,南抵大海,這個區域太過獨立了,不符合朝廷犬牙交錯的道級區劃的設立標準,尤其是安東這么遠,幾代以后,極容易出現叛亂或割據等情況,不得不提前預防。
當然,現在百濟道不算大,但羅成還留了余地,將來說不定還會把新羅也吞并進來,到時,百濟與新羅合為一道,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百濟道就不小了。
“陛下,臣以為,百濟雖降,可對于叛亂份子,必須嚴懲不貸。”侯莫陳乂主張。
他認為,對于百濟境內之前的那些高句麗余孽,必須追捕,一經捕捉,便全都貶為奴隸發賣到中原來。而對那些主導到參與百濟叛亂的百濟貴族豪強、士兵等,也要嚴懲,首要者處死,其余的全都貶為奴隸,而且還要追究九族,盡運到中原發賣為奴。
這樣做既清除了百濟境內的那些反秦者,同時又削弱百濟勢力,減少其人口,朝廷還可以順勢把這些人的財產土地充公,然后再遷往中原漢人移民過去,授給他們田地。
以往的經驗表明,要想在一個剛占領的地區站穩腳跟,甚至要長期統治,那么關鍵的關鍵還是得有足夠數量的漢人才行。
否則,早晚還是會不安定,甚至再起叛亂的。
之前朝廷為了能夠把高句麗轉為大秦疆土,正是靠著這種狠辣鐵血手腕,才使的如今的安東成為移民樂土的。
侯莫陳認為,最好是能夠把三百多萬的百濟高句麗人,能夠清理掉一半,將這些人運往中原為奴,既解決掉百濟不安定因素,還能使的朝廷通過賣奴大賺一筆。這些賣奴的收益,也正好可以用做移民百濟的開銷費用。
不過也有溫彥博等大學士提醒皇帝。
若是如侯莫陳所說的去做,必然會導致百濟再起叛亂。
畢竟誰也不想當奴隸。
“叛亂也不怕,誰叛亂就連根拔起,扶余隆和階伯等不是叛亂了嗎?如今還不是降了?所以朝廷根本不用擔心說他們叛亂。臣以為要治理安東,最關鍵的就是我們漢人的數量一定得壓過那些百濟人的數量,否則,早晚會出亂子。故此,他們現在要叛亂,其實還是好事,我們正好有理由,可以把他們連根拔起了,這樣一勞永逸。”
扶余隆等已經降了,階伯等大將也都降了,甚至百濟如今那二百多城也都盡降,徐世績已經派兵全面接管了各城。
這個時候若是百濟掀起一波大叛亂,朝廷確實沒有什么可太過擔憂的。畢竟,叛亂也是得有實力的。
現在百濟遭授重挫,誰來帶領叛軍?
有,肯定是會有人冒出來的,比如歷史上百濟被唐和新羅聯合攻滅后,黑齒常之等人就掀起復國起義,但他們一直也沒有真正成功過。后來唐迫于西北與吐蕃還有北方與鐵勒人的軍事壓力,從半島撤軍,最終也只是讓新羅人得了便宜,搶占了半島的百濟和高句麗之地而已。
現在朝廷在其它方面根本沒有什么軍事壓力,甚至完全可以再增兵半島,所以這個時候逼反他們,還真不用什么擔心。
從眼前看,過于強硬的政策確實不利于安穩,但從長遠來看,這膿包早挑破還是更好些的。
“圣人,還有一事,徐世績奏報說,新羅此前出兵五萬協助攻打百濟叛軍,結果他們現在占據了百濟十余城池,卻不肯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