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
流球郡,澎湖縣。
澎湖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此處東距流球大島不過八十里,西距大陸也才不到三百里。
三島嶼環抱而成的內海形成澎湖灣,南北長約二十四里,東西寬約十六里,海灣水深三丈以上,灣內水靜如湖,是極佳的避風錨地。
尤其是澎湖列島居于海峽中樞,扼守東海的海運交通要沖,是為東海鎖匙。
在朝廷正式在流球島上設立正郡后,澎湖列島也被編為郡下之縣。
緊接著,朝廷新設東海艦隊,澎湖便也成為艦隊的軍港。
流求太守程名振暫代東海艦隊提督,做為新設的一支水師艦隊,程名振擁有二十條大寶船,以及四十艘武裝商船。
澎湖港內。
程名振召集手下的艦隊軍官們議事。
在眾人面前,擺著一副沙盤,沙盤相對簡陋。
“諸位,這是江東道建安郡的沙盤。”
建安郡,秦為閩中郡,到三國孫吳時設建安郡,直到如今。建安郡地方很大,武夷山以東,皆為建安郡,其地寬廣如中原一道。但是這么大的地方,卻僅設一郡,甚至這個郡,其實直到三國孫吳時才是真正的一級區劃。
秦朝時的閩中郡,下面連縣都沒有,根本稱不上有效統治。
“說來這個建安郡還是比較奇特的,地處東部沿海,這里是早期閩越土著的聚居地。在戰國末時,越王無諸敗于楚入閩,為閩越王,并在建甌溪南建無諸行宮。”
說起這個海峽對面的鄰居,程名振也是不由的想笑,這確實是一塊很奇怪的地方。
“后來秦一統天下,廢無諸閩越王號,置閩中郡,降無諸為郡長,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在武夷山東面設立的行政單位,可實際上秦朝卻從沒有過朝廷任何有效的管理,只是虛設,連郡治都沒有具體記載,甚至不如秦對嶺南的統治。”
后來劉邦代秦建治,復立無諸為閩越王,之后又以閩越民風強悍為由,強行遷徙閩越王族平民于江淮,閩越族逐漸沒落并同化于漢,可是直到不漢末年,兩漢也不曾對閩地有過真正有效的控制,甚至連一個縣都不曾設立過。
直到三國東吳孫策廢侯官都尉,以其地設立建安、南平、漢興三縣,寓意建安年間、南方平定、漢室復興之意,連同侯官縣成為此地最早的真正正式設立的四縣。
這也是這片地區頭一次有了縣一級區劃。
而此時經歷秦漢,都已經數百年了。
中原王朝才算是真正第一次開始設縣統治,這比更南的嶺南交趾等地晚了幾百年設縣,可知這塊地方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