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干什么?”
“干什么?還不很明顯嗎,他們這是想要另立新君,不想迎世子金春秋回國繼位了。”劉仁義冷笑幾聲,要說這些新羅人還真是膽大。
金春秋的新羅國王世子地位,那可不僅是國王冊立的,還是奏報大秦,由大秦天子正式下詔冊封的。
新羅國貴族們居然要另立新君,這就是謀反。
“趕緊安排人,把這消息傳遞出去,一面上奏朝廷,一面送去百濟。”
百濟道距離新羅是最近的,若新羅人真要造反,百濟的駐軍,也是能夠最快反應的。
“離我們最近的是校尉你的本家劉仁軌將軍,他現在是百濟道東明郡太守。”
校尉劉仁義跟劉仁軌名字就差一字,不過兩人不是兄弟,僅是名字相似而已。當然,劉仁軌確實是距離他們最近,也手里有兵的大秦將軍。
“劉仁軌將軍會出兵嗎?朝廷又會如何處置新羅?”幾名錦衣衛道。
劉仁義撇撇嘴,“我們的職責是盯著新羅的一舉一動,金城這邊有半點風吹草動我們就要第一時間上報,至于如何處置,那不是我們的事。都上街去,聯系各自的暗樁線人,接下來,我要隨時掌握金城的動靜,一舉一動!”
“是!”
貴族們還在忙著封鎖王宮,攔截消息,卻不知道大使館這邊早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早在第一時間就掌握了情報,甚至連貴族們要另立新君的情報也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當他們還以為封鎖住了消息時,卻不知道,一封密信,正通過各種隱秘的渠道層層的傳遞,很快就傳出了金城。
三天后。
東明郡古龍城中,東明太守劉仁軌接到了這封來自金城的密信。
他手下的參謀把密信翻譯后,送到他面前。
“新羅貴族們瘋了,他們要造反!”
劉仁軌瞧了瞧,冷笑一聲。
“老子早就在等這一天了,終于等到了。”
“太守,這有什么值得高興的啊?”
“當然值得高興,金白凈一天不死,我們就沒有理由吞并新羅國,現在金白凈死了,那些貴族們也果然很愚蠢的在做蠢事,這不正是給我們發出了邀請貼嗎?”
朝廷吞并高句麗,已經有十五年,吞并百濟也有七年了。
經過這么些年,遼東和朝鮮半島上,朝廷已經建立了穩固的統治。
僅百濟道一地,朝廷七年間,已經移民一百多萬過來,現在百濟道,百濟人只剩下百萬左右,漢移民一百多萬,然后是高句麗人、突厥人、鐵勒人等其它胡夷約百萬,漢人數量上已經占優了。
百濟道有兩萬多的府兵,民兵更是有不下十萬。
劉仁軌在東明郡,既抓移民屯墾,更抓練兵備戰,他早就料定,早晚有一天,朝廷還是會對新羅用兵的。
如今,他終于還是等到機會了。
揚了揚手里的那封密信。
劉仁軌這位曾經的羽林郎大笑著道,“這就是新羅貴族們給我們的邀請貼,等了這么久,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在羽林宮時,皇帝不止一次的告訴過他們,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諸位,新羅貴族們謀反做亂,我等身為圣人派駐帝國邊疆者,眼下正是為帝國、為圣人效忠出力的時候了。立即傳令下去,以平叛堪亂之由,實行緊急動員法令,召集本郡內所有府兵、鄉兵集結。”
“太守,是否先上報朝廷,然后等上面命令?”
“等命令?等到黃花菜都涼了嗎?直接緊急動員,先殺過去再說,趁新羅人還沒有做好準備,咱們殺他們個措手不及,若是運氣好,說不定就憑咱們郡,就能攻入金城,平定叛亂,立他一個潑天之功,諸位,難道你們不想要這功勞?”
這話一說,再無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