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代天巡狩。
一路西行,沿路巡撫地方,獎善罰惡,賞廉懲貪,救濟孤寡,撫慰將士,巡視邊防。
行進的速度并不算快,從洛陽到達西域的北庭道伊麗時,已經用了一年時間。
太子在皇伯伊麗王羅嗣業的封國王堡伊麗城中停歇。
開門見山,推窗見雪。
城堡四周開墾的大片農田,阡陌縱橫,平整的地里種滿了麥子,遠處的山上長滿了野花。
常年在中原繁華之地,陡然前來邊塞,自出關中后,一路所見,便都是西北邊塞的那種粗獷、風沙,尤其是西出玉門關后,要經過茫茫大漠、戈壁,沿途都是飛沙走石,有時一連數天也見不到一片綠洲,只有漫漫風吹沙。
想不到穿越了伊吾、高昌這些沙漠綠洲,越過了天山,到了天山之北,居然還有伊麗河谷這么美麗的地方。
簡直就是塞外江南。
漫山遍野的野花,蔥蔥綠綠的麥苗,還有那騎著馬兒經過的商隊,放牧的羊群,好像一切與中原一樣,又不一樣。
“這里曾經都是滿山滿谷的牛羊。”
嗣業陪著皇太子站在城堡上眺望遠處,伊麗河如一條碧玉帶流經廣闊的伊麗河谷,灌溉了兩山之間河谷的草原,使的這里的土地肥沃無比。
這里的土地,這里的氣候,這里的雨水,使的這里完全都不像是塞外,雖還在高昌之北,但卻遠比高昌那戈壁上的大火爐舒適的多。
高昌的葡萄和美酒很有名,但伊麗的農牧皆豐。
十幾年來,朝廷在兩千五百里長的伊麗河流域,設置了伊麗這個正郡和下面的五個縣,又分封了七十二個諸侯,近年又分封了三千騎士,授給他們永業領地。
從東面的天山到西邊的夷播海,這片巨大的河谷平原地帶,使的朝廷在這里建立了一個牢固的據點。
羅嗣業等分封諸侯,與朝廷的郡縣官員,帶領移民們屯田墾荒,開墾了一片又一片的河谷平原,使之稻花飄香,麥浪滾滾。
山坡的林帶則種植了許多瓜果樹木,甚至是桑樹棉花。
大片新開墾的糧田,不僅使的這里接納了越來越多的內地漢移民,而且還能夠糧食供給安西、北庭其它地方。
不必再自遙遠的中原運來糧食,千里絲路上的烽墩、驛站、巡營、兵堡,也都有了糧食保障。
羅嗣業數年前在封地內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金礦。
堪探清楚后,羅嗣業將之獻給了朝廷。
天子派內侍省的堪探局過來堪探開采,使用奴隸開采,并冶煉,年產黃金四萬多兩,十分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