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身亡命之徒的狠勁,黃公一來清水沼就成了一霸,且攀上了秣陵城內的關系,租下間瓦舍,起名“婆娑境”,一來附庸時下士人喜好玄學佛義,二來也是為著鳩娘傳下的精妙胡舞。
溫貍從懷里取出了一對護膝遞給黃公。這護膝由鞣制過皮革兩邊開孔、加上四條裁得整整齊齊的襻帶縫制而成。黃公忙綁在膝上,只覺輕巧又暖和。
清水沼地勢低洼,他飼了蛇,屋里比外頭還要濕,近幾日總說膝蓋疼。
得了此物,他樂得眉毛胡子都攢到一塊,蹲下起身,又踢踢腿,將身上筋骨舒展得咔嚓作響。
“好孩子,你比黑獺那混泥鰍懂事多了。說罷,求我什么事”
“我想借蜘蛛絲用用。”
“蜘蛛絲”是在表演鬼傀儡戲時用的線,黃公收著的那一盒出自幽州匠人之手,十分稀罕,不知什么材質做成,細若游絲,肉眼極難看見,但火燒也不斷。能拉出足有三十丈的絲,僅納在一個寸許長的圓匣子里,匣上設有一個機拓盤,轉動時可以從四面八方彈出絲線,還能神不知鬼不覺瞬間網住物體。
手腳足夠快的話,倒像會隔空駕馭傀儡,故名“鬼傀儡”。
這也是俳優“鶴公子”留下的遺物,巧奪天工,秣陵城的百工還沒人能制出來。
雖然是個頂難得的寶貝,但黃公不屑細巧雜技,雖滿腹疑竇,看在這對護膝的份上也沒多問,轉身進屋子里找。
溫貍站在門外,半步也不想邁進去。
黃公有些古怪,別人裝“行當”用青箱、布褡褳,他卻用一個黑漆漆棺木。
棺木較尋常的短窄一些,比童子用的要長,木料黢黑沉重,黃公說是“陰沉木”,扣在上像扣堅石,從來不生蟲蛀。
黃公獻藝所用的衣物、幡旗、刀劍都放在棺木里,有時候里頭還會盤上一只陰森森的蟒蛇。
溫貍總是離那個棺木遠遠的。
黃公見她畏懼之樣甚有趣,一邊翻找,故意嚇唬她“小貍兒,我昨晚夢見你躺在這棺里呢。”
溫貍雙肩一顫,兩頰唰的白了。
黃公哈哈大笑“這寶貝是給我自己備的,你要躺我還不給哩。戲里說,東海黃公老了,提不動刀,被老虎咬死,我可不得給隨身備個棺材。你別瞧它小,這可是個難得的稀罕物,千年不腐,百毒不侵,給錢也買不著。我哪日真死了,你們就將我殮進去,放到不生風的地方。不到百日,我定會活過來。”
黃公正從棺木中翻出一個木匣,拋給了溫貍。
“也沒人會鬼傀儡戲了,給你拿去頑吧。”
溫貍借到蜘蛛絲后的三天,就是浴佛節。
當世多喪亂,國失半壁,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庶民百姓大都篤信佛道之說,執迷于談玄、講經、修佛、求道,放棄今世,以期來生。王侯貴臣紛紛棄象馬,庶士豪家舍資財,大興土木修建浮圖,競摹天上之姿,尋覓山中之影,遁入空門作沙彌。
秣陵城有寺廟四百八十所,內城三百二十一所,外城一百五十九所。
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節,成了除正旦以外最隆重的節日。
當日,秣陵所有城門會打開,城中大寺中收藏的佛像都會被僧人們抬出來,繞城舉行“行像”儀式,最后抬到太極宮的公車門外,接受天子臨門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