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知道黎余墨肆無忌憚的來源是什么,沒有人能說得出他這些詩的出處,即便知道是誰,沒人能證明這些詩詞是原來的詩人寫的,因為他們并不存在于這個時空。
林疏朝他作了個揖,笑了笑“受教了。”
他也有自己的應對辦法,現場打臉確實有意思,不過是拼一時激情,但沒有什么大的效果。
他這么問的目的只是讓人懷疑,這只是他計劃中的第一步,至于第二步
“三皇子到,送上賀禮”
“四皇子到,送上賀禮”
兩位皇子一前一后出現,所有人學子哪里還在意黎余墨和林疏的事,大家齊齊起身行禮。
三皇子和四皇子都是來“親民”的。
四皇子有喜愛才子的人設,一上來就問道“我剛聽說有人作了一首不錯的慶賀詩”
黎余墨的擁躉立即將他現場作的詞奉上。
四皇子和三皇子輪流看完這首詞,兩人都說非常不錯。
三皇子眼里有黎余墨,一進來就看到臉上透著粉的人,直接站到他身邊替他撐腰。
三皇子也很喜歡這首詞“余墨又作新詞了,真好。”
黎余墨不著痕跡地抬眼,聲音都軟了很多“希望子若兄會喜歡。”
吉時快到了,新郎和新娘要出來拜堂。
他們所有人都是來觀禮的。
林疏看出三皇子與黎余墨之間,兩人現在應該相互喜歡對方了。
如果三皇子知道黎余墨作的詩都不是他寫的又該如何
應對這份感情是否還能持續下去
所有人移步正廳觀禮。
而這時,外頭的更是熱鬧了
太子殿下駕到
三皇子和四皇子來的時候只能低調,不讓大家行禮,可是太子是僅次于夏皇的人,所有人包括今天的正主都得行禮,不過太子免了大家的禮。
“今日是丞相家的大喜日子,不必向本宮行禮,本宮想湊這份熱鬧,送上隨禮。”
管家都不敢唱禮了。
陳丞相親自出來迎接夏季陵,欣喜道“殿下里邊請。”
林疏往前邁了幾步,正好看到了被簇擁在人群中的太子,對方似有所感,微微側頭就看到身著厚實衣裳的人。
他內里穿的是厚實的錦袍,外頭套的是一件白色大氅,要出來觀禮剛剛換上的。這里頭都是權貴家來的人,大家衣著相當,倒也不算太突兀,但夏季陵一眼就看到了他。
林疏嘴角微微上揚。
夏季陵果真如蘇大伯所說,他變了,身姿變挺拔,臉上長了肉,站在那兒就是最打眼的存在,監察者果然不會給自己找差的皮囊。
英俊,耀眼,迷人,是他心中最璀璨的那顆星。
林疏在一群權貴里面只是個小角色,他站的位置也不靠前。
新郎和新娘開始拜堂,熱鬧的儀式結束后,太子也不會多留。
夏季陵再轉頭的時候已經不見林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