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稱為魏的國家,與歷史上的魏晉有幾分相似,上至皇親權貴,下至平民百姓,都對容貌十分看中,在權貴圈中更是盛行男風。
而謝不為之所以如此有底氣拿太子震懾謝楷,是因為原主近來確實經常找太子刷存在感,想盡辦法各種“偶遇”太子不說,還到處托人將自己寫得亂糟的詩賦呈到太子面前。
雖然太子并未理會原主,這些舉動也淪為權貴圈中的茶飯笑料,但起碼能說明,太子與原主確實有過接觸。
再有便是,謝不為的容貌并不亞于謝席玉,原書雖吝于具體描述,但也有過一句“旁人見了他二人站在一塊,皆會戲謔著感慨一句,謝氏有雙璧。”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當朝太子不近女色是人盡皆知的,雖然太子也未與什么男子有過親密舉動,但對好事者來說,自然會有人揣測太子是不是喜好男風。
這般閑言碎語一來二去,京中倒當真有了太子好男風的傳言。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謝不為自然要抓住機會。
“如今太子只是在惱我,等著我去哄他,若是我此時回了會稽,太子定然會生氣,到時候又要鬧出更多笑話。”謝不為一句“胡話”既出,后面扯謊不僅是臉不紅心不跳,就連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甚至還有些頭頭是道。
“況且我已答應了太子,日后行事絕不再浮華莽撞,太子才愿意再給我一次機會,若是父親此時拆散我倆,我定然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絕不離開”
在場的人都未聽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說法,但只稍微理解,便能通達其中意思。
謝不為這是在說,若是謝楷不送他走,他以后就收斂性子乖乖跟著太子,若是要送他走,便要將此事鬧大,讓謝家再丟一次臉
謝楷自然也能體會到這番意思。
因家奴換子一事,再加上留下謝席玉的決定,他原本對這個親生孩子有過一絲虧欠,該補償的也補償過,但奈何此子行事太過荒誕,在外丟盡了謝家的臉。
為了保住謝家的體面,也為了不讓此子繼續影響謝席玉,他才逐漸生了將此子送回去的念頭。
若是此子說的當真屬實,即使是因太子而收斂,倒也算不得是一樁壞事,男風不過消遣,無人會當真。
再過幾年,到時給他聘了正妻管束,以往種種不過少年風流罷了。
謝楷想到此,慢慢停下了踱步。
只是
謝楷還是不敢輕信謝不為,沒有立即應下,而是提了個條件。
“若是太子發了話要留下你,你過去的荒唐事我可以不再追究。”謝楷頓了頓,眉梢還是上揚,“但如果你說的都是假話,這會稽你是不想回也得給我回去,我也會教人看住你,不會再讓你出莊子一步”
雖謝楷只是退讓了一步,但還是給了謝不為自救的時間。
謝不為清醒后一直緊繃的神經終于松弛下來,眼前的一切開始模糊,整個身體也如同被懸在半空中一樣有些歪扭站不穩。
在謝不為再次失去意識之前,他聽到沉默許久的謝席玉突然開口道
“父親,我送六郎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