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眸中精光一閃,又假意惋惜,“謝五郎是有要事纏身,至今還未回朝,倒是正好與荀長失了緣分。”
奉承者立馬附和,“緣分二字確也十分關鍵,不過,謝五郎恐怕也不會在意。”
又暗暗嘲諷謝不為,“畢竟有謝六郎在此,他想必是避之不及啊。”
王昆連連嗤笑,眾人也都笑作一團。
謝不為靜靜地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倒是有些尷尬,不過,不是為自己尷尬,而是為王昆他們尷尬。
他幾次想要告訴他們,荀原收徒之事已經內定了他,好讓他們不要再吹捧王昆,以免等下王昆會更加下不來臺。
但起初是找不到插話的機會,后來,又聽得他們奉承王昆的同時還要暗暗拉踩他,便也生了脾氣,索性任他們去了,自己則專心看著玉杯金波中映出的斜枝彎月,保持了沉默。
王昆見謝不為這般垂首不語,便更是得意,舉起了酒杯對著謝不為道“謝六郎怎么不與我們同飲,莫不是看不起我們”
謝不為只覺王昆說話像是蚊蠅嗡鳴,實在不勝其擾,便再不給王昆面子,看也不看王昆,只冷笑了聲,“我看王九郎確有過人之處”
他兩指閑閑執起玉杯,將杯中酒往身側一灑,“那便是,實在有自知之明。”
這下眾人皆是一驚,王昆更是震怒,正欲拍案而起,卻又剛好有奴仆急匆匆趕來,對著席末眾人道“謝太傅與王中書已至,晚宴這就開席,還望諸位公子安坐。”
這明顯是來替謝不為解圍的。
謝不為似有所感,立刻抬眸望向了主席位,果真見到孟聿秋正在對他微微頷首,心下一暖,唇彎難抑。
王昆自是注意到了謝不為的視線,順而望之,便瞧見了孟聿秋,這下更是惱火,卻又不得發作,只能緊緊捏住了木案,強自壓下怒火。
魏朝席間流行烤肉,并且會有炙人專門侍候,也就是代為烤肉,且通常是食過一輪之后,才能談事或者對酒。
是故,雖眾人皆更為期待荀原收徒之事,但也都要依照禮節安坐稍后。
在此期間,謝不為因著小腹漲墜之感,胃口并不佳,且在那事之后,也不便食葷腥,便只用了孟聿秋遣人送來的素粥水果。
而侍候謝不為的炙人見謝不為并不食烤肉,不知怎的,竟對著烤肉咽了咽口水。
其實這聲音并不大,但謝不為還是注意到了,便偏過頭來,看向了那炙人。
竟是個只有十余歲的孩童,卻已滿手厚趼,面色疲憊。
那孩童見謝不為偏頭看來,心下一慌,忙“撲通”跪下,剛想求饒,卻不想,謝不為竟親手攙住了他,對著他溫言道“想吃就吃吧。”
那孩童一驚,本想拒絕,但見謝不為面上和善的笑,竟生了幾分勇氣,戰戰兢兢地低聲問道“奴真的能吃嗎”
謝不為將盛著烤肉的銀盤移到了那孩童面前,笑道“反正我也不吃,浪費了也是可惜,若有人要以此問罪,就說是我吩咐的。”
那孩童眼神瞄著烤肉許久,終是抵不住烤肉的香味,端起了銀盤就想躲到角落里去吃。
但謝不為卻將那孩童輕輕攔了下來,“沒關系,就在這里吃吧,不會有人怪罪你的。”
可他這句話落,一直暗暗注意著謝不為的王昆便嗤笑道“謝六郎不愧是家奴養大的,竟與席上奴仆相惜,倒是感人的很吶。”
謝不為面色陡沉,隨即也冷言奉還,“那是因為王九郎眼中只瞧得見奴這一字,所以見誰都是奴,倒是全然忘了君子愛幼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