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難得的一個秋日晴空。
可惜,眼前的一切卻皆被血色浸染。
謝不為一雙泛著淡淡血色的眼眸中,映著城下累累血肉與白骨。
有些,尚能分辨出是頭顱、是手臂、是腳足,是各種殘缺的斷肢軀體。
但更多的,卻是仿佛已與地上的泥濘、血污融在一起,辨不出任何肢體形狀的血肉。
理應是會恐懼的。
無論是誰見到這一幕,都會本能地想要逃離這個仿若人間煉獄的地方。
可此時的謝不為,卻沒有生出絲毫逃避之心。
他自然不是不懼死,也并不認為他留下來就可以扭轉如今的死局。
而是,他知曉他不能退。
在他身后的孤城中,還有千余百姓,千余已經飽嘗過各種苦難的百姓。
一旦棄城,在兇殘的海盜面前,這些百姓便將會再無任何活路。
而這座孤城,也終究不是真正于世隔絕的孤島,而是能通向會稽、通向臨陽,乃至于通向整個揚州、整個魏朝的大門。
若是讓海盜占據此城,以孫昌對朝廷的恨意,以及五斗米道的號召力,海盜之患便終將演化成席卷全國的叛亂。
屆時,就算國朝終能平定此亂,但又會有多少軍士、多少百姓死于這場叛亂。
即使他認為自己并非救苦救難的救世主,而僅僅是一個普通人,一個阻擋不了海盜攻城的普通人。
但無論是這段時日在鄮縣的所見所聞,還是從前謝女士的言傳身教,他都做不到將這些已經發生的苦難,還有未來可能發生的苦難熟視無睹。
尤其是,如今的死局,也并非與他一點干系沒有。
是為這身處局中的責任感,也是為了彌補他自己的過錯
他都不能后退分毫。
而他心底也同樣仍有希望。
或許,只要他可以再多堅守一會兒,永嘉的戰艦援軍便會到來。
那么,一切一切更加糟糕的設想也就不會發生。
這其中的道理并非他一人知曉。
劉二石、慕清、連意,還有在場所有的軍士,自然也都清楚。
是故,在他說出“我來迎戰”這句話之后,便也再無人勸說他棄城撤退。
慕清連意相顧一眼后,齊齊來到謝不為面前,“奴愿護衛六郎周全。”
謝不為的目光緩緩移到了海盜陣列后方,凝視孫昌一瞬,手中長劍微動,寒光一閃,“好,那就助我沖破賊寇之陣”
“殺孫昌”
他旋即轉身,往城下而去,字句鏗鏘。
“慕清連意領府兵與我沖殺,劉校尉率軍士在后,務必守住城門。”
而就在他走到城門后之時,忽聞有踏踏馬蹄向此奔來。
謝不為心下一凜,舉目望去,煙塵散盡之后,竟是一眾裝備精良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