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州不同,火車只能到大的縣城,平時出行甚至需要去別的城市轉站,這讓材料運到小縣城需要更多的時間。
沙塵暴的形成條件有大風、砂源和不穩定的空氣狀態,強沙塵暴發生的時候一般都是八級大風,陽州的很多地方在每年下雪或降雨時間超過一天之后都會停電,甚至會出現供暖失敗的情況。
再遇到這種大風對陽州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
“不管怎樣還是先做再說,到時候遇到困難再想辦法,現在想再多都不可能考慮到所有情況。”
許槐桑盯著投影上陽州的地形圖忽然開口,她覺得想還不如先去做,他們都不是陽州人只知道陽州一部分情況,很多信息只有陽州本地人才知道。
于是在當天下午,龍國氣象局又一次發出“預測信息”,較之前不同的是底下的評論不像上一條一半都在懷疑。
龍國氣象局據衛星氣象中心最新衛星檢測顯示,受大風影響,陽州在半月后將出現強沙塵暴,請各位居民做好防護工作,出行戴好口罩,提前準備好各類物資以應對突發情況。
“啊今年才開始怎么這么多災難。”
“不止龍國,其他國家這幾天也全是報道各種天災的。”
“強沙塵暴應該也還好吧”
各地反應都很激烈,反應最大的無疑是家鄉被報道的陽州人。
陽州一個小縣城的居民房里。
李曼文看著手機上的報道頓時瞪大雙眼,上次寧省的事情她也知道,當時她特別相信國家的判斷,所以這次氣象局發的消息她也沒有懷疑。
她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半年前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成為大學生村官,這些天工作好不容易才有點進展,沒想到又要發生強沙塵暴。
她很清楚這里各種基礎設施都不完善,每年刮大風那幾天都會斷電,下雨土路也變成泥路,小車根本不好走,溫度低的時候還會缺水。
“這可怎么辦啊”李曼文有些焦急。
她在的這個地方年輕人大多都出去了,留下的都是老年人,老人也不太愛用手機,平時國家有什么政策或者天氣預警信息都是她挨家挨戶通知。
而且他們的房子至少都有二十年,還是瓦片房,取暖也是靠燒火,李曼文還記得半個月前下雨就有不少人家里漏雨,因此生病的老人也不少。
想到這里她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擔憂隨便套上一件外套急急忙忙出門。
陽州比較干,半個月前路還是濕的,現在就干了,所以也好走不少。
“阿婆,半個月之后就要有沙塵暴了”
走到第一家就花了十幾分鐘,李曼文沒有進去就站在外面扯著嗓子喊,可里面遲遲沒有回應。
她面露焦急,只能推門走進去。
“阿婆”
房里的老人到現在才聽見,她放下手中的火鉗笑得慈祥“咋個呢娃娃。”
“半個月之后要有沙塵暴,我來您這里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加固的,過幾天國家派人來的時候也方便。”她的聲音依舊很大。
老人頓了一下才擺擺手道“我都是快死的人了,有什么值得國家費心費力的,死了還節省糧食,就是舍不得我那些老朋友。”
似是想起朋友在一起的日子老人不由得嘆口氣,她是真的覺得死了就死了,她也沒有小孩,掛念的就只有朋友。
半年時間李曼文對他們也足夠熟悉,知道這些老人很倔強,說不要就是不要,說多了還要生氣。
只有平時他們都聚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好說話的,因此以前她要辦什么事都是把老人聚在一起說,只要有一個松口其他人也會答應。
她忽然有一個想法,村委會的小平房是空著的也足夠大,要把這些房子全部修繕好需要的時間太長,但是只修一個村委會辦公樓就容易很多。
“奶奶,讓你們住在一起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