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啊,李老師的考證,太他媽偏僻了啊!”
“這一句話出來,就是絕殺啊!”
“絕殺!這就好比研究歷史人物去翻當地的縣志啊!”
……
屏幕前,一個45歲左右的男人,正驚詫地望著閨女的直播界面,整個人呆愣住了,“天啊,我都不知道!”
閨女回頭問:“爸爸,連您這位京城電影學院的副院長,都不知道?”
王靖淇搖了搖頭,“不知道,我查過資料,《盤絲洞》的首映,是在尚海中央大戲院進行的,正常思維即便去考證的話,也是去尚海中央大戲院考證啊,誰會去平安電影院考證?況且,《平安影錄》這也太偏了,偏到姥姥家去了!”
“爸,那兩個專家?”
“嗨,民間組織!”
“國字頭啊!”
“你老舅家小弟上的《華國經濟貿易大學》,還是國字頭呢,野雞學校!”
……
彈幕上網友嘖嘖稱奇,但畢竟不是專業人士,遠沒有王靖淇他所感受到的震撼深,畢竟,越專業越知道李禮專業深度和廣度的可怕。
李禮輕描淡寫寥寥幾語,便把京城電影學院副院長嚇住了!
兩位專家不服!
王坤道:“《特刊》中記載了10本,那個平安——”
李禮:“《平安影錄》!”
“那個《平安影錄》中記載了11本,這兩個是矛盾的,正常來說這個爭議應該擱置,但是,《特刊》是面向尚海灘的刊物啊,這種筆誤不會出現,而《平安影錄》只不過是影院的記錄,工作人員筆誤的可能性很大!”
眼鏡男點頭:“對,有道理!”
李禮笑了:“還有個事實你們忽略了。
《特刊》是在《盤絲洞》公映前印制的,僅僅是影片預告之功能。
而《平安影錄》,是影院根據電影拷貝的實際長度做出的放映安排。這個錯了的話可就不好辦了!
一個是預告,一個是已經發生的事實。”
彈幕一陣歡呼,又是一記重拳!
王坤有些急躁了,畢竟這么多雙眼睛看著呢,自己的臉要丟光了,實在太難堪,人也變得激動了起來,有些強詞奪理找面子了,“雖然是預告,但畢竟是大刊物,同樣宣布糧食減產,我們是相信吉森衛視的新聞,還是相信道聽途說?”
彈幕:
“道聽途說!”
“道聽途說!”
“哈哈,道聽途說!”
……
王坤一怔,這……媽呀,舉例失敗了!
眼鏡男道:“《特刊》和《平安影錄》記載的矛盾,五五開,影片長度究竟是88分鐘左右,還是97.5分鐘,咱們暫時擱置,誰也說服不了誰。”
“等一下,”李禮道:“我這還有證據!”
王坤:“……”
眼鏡男:“……”
眾人:您就不能一起說完?
李禮道:“鄭逸梅回憶但杜宇1926年拍攝《傳家寶》時說過:‘凡十一本。這時影片非十一本即九本,很少有十本的,因十本諧音為‘蝕本’很不吉利。’”
王坤打斷:“凡事都有例外嘛,這個只是導演的習慣,習慣是可以更改的,這不能當做證據!”
李禮笑道:“那好!之前我們聯系過挪威國家圖書館,得到下面一組信息:《盤絲洞》當時唯一的拷貝長1950米,留存1200米,1200米的放映時間是近60分鐘。
我們可按比例推算,挪威版《盤絲洞》原長度為97.5分鐘!”
休息室內,【吉森在線】APP的所有員工,掌聲瞬間送上!
大家有些抑制不住激動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屏幕上,一大波贊頌聲飄過:
“這工作態度!這嚴苛的做節目的態度!我等之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