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你好!青春,你可以請李老師講解一下今年春晚春城分會場么?”
“好的主持人,觀眾朋友們,我身邊這位先生就是今年春晚春城分會場的主持人李禮,李老師,請您談一下今年春晚春城分會場。”
話筒遞向了李禮,李禮道: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李禮。
今年春晚春城分會場,各種極具代表性的吉森元素進行了集中展示,晶瑩的冰雪、大紅的燈籠、熱鬧的秧歌、奔馳的高鐵、飛濺的鋼花與一汽出產的各類車型汽車的全方位展示完美融合,一派吉森富美昂揚景象躍然眼前、盡收眼底、激蕩心腑!
……”
李禮正談完分會場的情況、幕后花絮以及個人感悟,這時,擁擠的人群突然有些失控,一些半大不大的孩子急于搶鏡,擁擠之下不小心摔倒了一個孩子,這孩子栽跟頭的時候硬生生地砸到了青春的身上。
青春的高跟鞋不受控制,她一個趔趄撲到了李禮的懷里,“媽呀”一聲花容失色!
李禮一把扶住了懷里紅彤彤的穿著傳統刺繡服飾的青春,暗道不好,播出事故!
其實這種播出事故是低級別的,但也是播出事故。
李禮瞥了一眼那幾個淘氣孩子,有什么好搶鏡的?
在場的工作人員全都愣住了,這下麻煩了!
直播臺兩位主持人也倒吸了一口涼氣,但好在他們見過大風大浪,這種播出事故不致命,和連線信號不穩差不多,他們倒是很淡定。
但是初為記者的青春慌了,尷尬地站了起來,臉蛋臊得紅撲撲的,她第一時間正不知道如何圓這個失誤的時候,只見李禮再次提起了麥克風。
李禮滿面笑容,語調輕快:“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我們說好在采訪的結尾要一起向觀眾送達祝福的,沒想到青春率先把春風送給了我身后這些廖原的市民們,送給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只是這禮有些過大了!”
一句調侃,緩解了一些尷尬的氣氛,青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李禮又道:“古詩有云: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我們雖然和電視機前的朋友們相隔甚遠,但我們內心此時搏動著的新春祝福,真摯而情深。
最后,在一首詩中結束我們的連線。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填一部,‘卯時’歡笑拜新年!
李禮和青春,在這里給大家拜年啦!”
李禮輕輕碰了碰青春后,青春忙緩過了神,道:“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大吉!下面把信號交給直播間。”
此時,小區內廖原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全怔住了,被采訪者自己cue流程?你行啊你?
現場的市民們全都談論開了。
“那是什么詩?我新年祝福的短信里怎么沒見過?”
“除了‘爆竹聲中一歲除’這首外,另外兩首完全沒聽過啊!”
“我百度一下哈,第一句詩是什么?我沒記住!”
“榆木腦袋!”
……
“我查到了,‘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這首是文征明的《拜年》!”
“我也查到了,‘鼓角梅花填一部,‘卯時’歡笑拜新年!’這個是孔尚任的《甲午元旦》!李禮把原詩中的‘無更’改成了‘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