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好!這小伙子形象氣質倒是和程蝶衣很搭哈。”
溫暖在一旁巧妙地介紹道:“老師可以說是電視前的觀眾朋友們家喻戶曉了,京劇界的泰山北斗,老師不僅僅在京劇上成績彪炳,還憑借電視劇《四世同堂》獲得過金鷹獎最佳女主角呢!”
“嗨,陳年舊事了。”老人目不轉睛地看著李禮,道,“這孩子的確適合演程蝶衣,唯一一點是時間太短了,不知道能掛上幾分氣質,咱們抓緊排練吧,盡量在舞臺上做到舉手投足間有那么一些京劇味。”
“麻煩老師栽培了。”
老人想了想,“時間太短了哈,我就直接講解電影《霸王別姬》里面的幾段戲劇吧。這部電影里最關鍵的曲目就是《霸王別姬》,《霸王別姬》這個曲目的來歷你知道吧?”
李禮點頭,“知道,最初由清逸居士根據昆曲《千金記》和《史記·項羽本紀》編寫而成。共四本。1918年,由楊小樓、尚小云在京城首演。1922年2月15日,楊小樓與梅蘭芳合作。齊如山、吳震修對其進行修改,終更名為《霸王別姬》。”
老人很意外,“喲,你這都知道。”
溫暖道:“老師,他是影評人,對電影研究得很透徹。”
老人明顯并不了解李禮,她道:“哦,那時間緊迫,我先給你表演一段《霸王別姬》,你先感受感受,然后我再跟你說里面的細節。”
老人雖然已經70了,但身體非常健康,舉手投足間大師范兒盡顯,嗓子雖已滄桑,但仍見巔峰時期的影子。
《霸王別姬》中的一小段表演完,老人剛要開口向李禮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卻見李禮已經捻起手指模仿上了。
他一邊盡量模仿老人的肢體動作,一邊小聲唱道:“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涂炭,只害得眾百姓困苦顛連……兵家勝負,乃是常情,何足掛慮?備得有酒,與大王對飲幾杯,以消煩悶……”
一旁的老人怔住了,當李禮模仿完畢后,老人手指有些顫抖地指著李禮,“你……你……”
溫暖:“老師,他過目不忘。”
老人驚訝地問:“過目不忘?”
“對,過目不忘!”
“難怪啊,已經模仿了七七八八了,你過目不忘就好辦啦!”老人非常驚喜,“我給你講講其中的細節啊。青衣表演的特點是以唱功為主,動作要穩重,幅度不要太大……”
老人邊給李禮示范邊道,“還有,念白一般都是念韻白,不念散白,知道什么是韻白么?哦,這也知道?!……”
將這段戲講解了一個通透,老人道:“你在模仿下。”
李禮微微閉目沉淀了一下,又將老人剛剛的示范模擬了一遍,當他結束之時,只見老人的瞳孔都放大了。
“老師,我現在怎么樣?”
“天啊!活久見啊!”
老人的一聲感慨,把眾人逗得前仰后合的!
老人又道:“現在模仿得八**九了,糊弄觀眾沒問題了。我再給你糾正糾正!”
又精細地講了一遍,李禮再次模仿,這回老人的表情已經呆滯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老人重復了兩遍后,又疑惑地道,“不應該啊!”
李禮問道:“現在如何?”
“九九十十了,有一些瑕疵,但不資深的戲迷聽不出來!”
“那您再費心糾正糾正。”
當第五遍指導和模仿結束后,老人一把拉住了李禮的手,“孩子,我收你做我關門弟子!今天的華國京劇界,就缺你這樣的天才啊!”
其實很多行業都缺李禮,比如說李爸的汽車行業,老媽的外語行業(尤其是挪威語),又比如現在的京劇行業。
李禮好奇地問:“老師,現在達到什么水平了?”
“十十十十了!”老人激動地道。
其實李禮的模仿沒達到十全十美,畢竟李禮是純粹憑著天賦來模仿,雖然神態、形態已經極度接近,但畢竟是模仿。而且臺上10分鐘臺下十年功不是玩笑話,李禮沒有基礎便不能達到大師的水準。
但是,對于靠著模仿便在短時間內達到準專業級別的水平,這個戲劇天才讓京劇大師激動得無以復加,拉著他的手就要收他為徒。
李禮,有些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