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生不好意思地道:“李老師,我是三好學生,連年獲得獎學金。”
李禮一怔,有些意外,他道:“那好,我回答你的問題,‘世界三大表演體系’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我覺得以咱們正規院校優秀教師們的教學水平,一定糾正過大家這個觀念吧?”
嘩!
現場嘩聲一片。
“他說什么?”
“世界三大表演體系是錯誤觀點?怎么可能?”
“教科書里可是明明白白地寫著呢,您紅口白牙地就給否決了?”
“李禮是真敢說哈!”
……
一時間,同學們議論翻了,最前排的老師們也是竊竊私語。
表演學院院長則瞇著眼聽著,笑不可聞。
對于大家的反應,李禮很意外,在前世,“三大表演體系”這個錯誤言論雖然廣被大眾接受認可,但業界有識之士是明白這并不成立,李禮看到此情此景暗自詫異:難道,這一世的學校里現在還在傳授錯誤觀點?
李禮又道:“我這么說并不是對京劇不敬啊,我只想說世界的表演有N大,沒有三大!不要厚此薄彼,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坐井觀天,不要夜郎自大,更不要妄自菲薄。
至于世界三大表演體系的說法,是咱們國人自己提出來的,而且是以訛傳訛地演進的。
這個說法最早脫胎于1962年黃佐臨先生的《“漫談”戲劇觀》,在這篇文章中對比了梅蘭芳、斯坦尼和布萊希特,但這里只提到了斯坦尼體系,其他二人是戲劇觀,此時的‘三大’尚未成型。
因為當時那個年代高度崇尚蘇聯并大搞傳統戲劇改革,對我國傳統戲劇造成了很大影響,黃先生此文的目的是糾錯觀念,向大家區分寫實和寫意兩種戲劇,來保護傳統的美學價值。
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樣板戲在之后一統江湖,直到20年后的1981年,這篇文章再一次換了名字以原文重新發表。
之后此文被孫惠柱所引用,并對此首次冠以世界三大表演體系,至此謬論橫行。
世界三大表演體系完全是某些國人自封的,不具備世界性,代表不了世界,只能代表某些人的狹隘認知,誰還有問題?”
嘩!
現場議論聲再起。
這時一個姑娘起身道:“李老師,您打開了我的新世界,我的問題是,您覺得現在的演員中,真正具備牛逼演技的人多么?”
“呃……極少,從年輕演員到老演員,出類拔萃的非常非常稀少。”
“那李老師,演員們存在哪些表演上的問題呢,您給我們介紹介紹,我們以后盡量避免這些問題。”
“避免是無法避免的,需要去親身實踐。那我就說一些最顯著的三大演技災難吧!”
同學們聞言,紛紛拿起紙筆。甚至連最前排有個老師,也已然提起了中性筆準備記錄,這位老師就是推薦蔡佳妍去跟李禮學表演的表演課老師!
此時,最前排的一位中年女人突然激動地舉手站了起來,“小禮老師,關于之前‘三大表演體系’的說法,我有不同意見!你的觀點我不能茍同!”
主任示意她坐下,她沒理睬:“李老師,在學術上,我可以反駁你么?”
“當然。”李禮并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