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眾一陣笑聲中,也明白了李禮塑造這個人物的難度有多大,連導師都不愿意上臺嘗試。
別看開場戲就兩分鐘,但這兩分鐘說明了太多問題了!
徐征道:“這部《致青春》中,李禮全程保持著駝子的形象,即便躺在地上和別人廝打在一起的時候,肩膀依舊是駝著的狀態,當我看到這里的時候真的看傻了。
而在這不足20分鐘的戲里,李禮沒有那么哪怕一時一刻脫離‘駝子’這個形象,這個難度實在是難以想象,李禮完成的也是難以想象,我想問一下,李禮,你的腦袋究竟多少核的,怎么能隨時留意到這些細節?”
章紫怡道:“李禮的表演天賦我個人這么多年來,沒遇到比他更好的。很多網友們評論說李禮的頭發絲里都是演技,我是高度認同的。
這場戲中,李禮最精彩的細節呈現能力出現在飯局上暗戀對象出現的那一段,太有層次感了,感情太豐富了。
駝子的人設是自卑,因自卑而催生出孤傲,他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但他骨子里依舊是自卑的。一旦成名,他享受著名利帶來的滿足感和關注度。
在聽說暗戀女生會來的時候,他的目光時不時地會瞥向門外,暗戀女生出現的那一刻,他是難藏興奮的,他想要親切地打招呼,但他現在是大詩人了,他準備接納暗戀女生的主動示好……這段精彩的細節呈現,將駝子有些許扭曲心靈展現得非常充分,所有的性格特點全都呈現了出來。
李禮的演技,我只想說,牛爆了!”
李禮忙謙虛地擺了擺手,“沒有啦,紫怡老師過譽了。”
“談到李禮的劇本,我特別喜歡,這個劇里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是三觀絕對正常的,每個人都有性格缺陷,每個人都是虛假的,李東是,張平也是,這是一部具有著一定的諷刺意味并對人性進行了挖掘,李禮對現實題材的把控能力非常出色。”
徐征道:“三個人的性格變化中,張平我看得懂,隨著年紀的增加,顧慮也多了,畢竟誰的年少不輕狂,他在最后力求自保我能理解,他最后為了周慧拼命也是為了孩子,這個身為人父我也能理解。
不過李東的性格變化我沒看懂,為什么在校園打架的那一幕他怯怯懦懦,反而15年后英勇異常了呢?”
李禮解釋:“我是這么想的,其實李東骨子里的懦弱一直都在,但15年前有很多人保護周慧,15年后,已經沒人在庇護她了,他成了她最后一道屏障,他已經不能在懦弱了。”
眾人恍然,原來是這個原因。
徐征道:“對了,還有李東沿著洗手間墻壁緩緩滑下的時候,他前后的情緒是明顯不同的,他究竟是因為周慧懷了張平的孩子而崩潰,還是因為好友張平的虛偽?”
李禮道:“與其說是因為張平的虛偽,不如說是因為世人的虛偽,不管李東的寫詩水平如何,但他畢竟是個詩人,有著一些詩人的特質。”
徐征:“然而這個詩人本身還是虛偽的!”
“對!”
觀眾們又“哇”了一聲,沒想到在細微之處,蘊藏著這么多人性的思索。
大家現在終于知道李禮為什么說很多青春劇是爛片了,青春劇除了情啊愛啊三角戀啊亂七八糟的淺顯的劇情外,也就賣賣身材噴噴狗血了,再看看李禮的劇本,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是人性!
全場掌聲又一次默契地響了起來。
接下來,幾位導師從開場戲開始,將李禮劇本抽絲剝繭般地分析了個透徹,觀眾忍不住嘖嘖稱奇:
“優秀啊,李禮不做主持人還能拍電影,不拍電影還能寫劇本,不寫劇本甚至能改行去唱京劇,優秀的人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啊!”
“太全能了,這貨以后會不會自編自導自演?那就厲害炸了!”
“李禮不火,天理難容啊!”
“這么短的時間內寫出這么優質的本子,我想專業的編劇也不過如此吧?”
……
整部戲終于分析完了,徐征突然想起了一個疑問,他問道:“對了,那三個暗號0、1、7代表什么啊?”
李禮不好意思地一笑:“這個,其實應該私下交流,其實您可以腦補一下。”
陳楷歌導演托著下巴道:“你的舞臺劇不到20分鐘的時間,就呈現了非常細膩的人性,我很好奇,一旦給你兩個小時的表演時間,你又將如何震撼我們。
十六分鐘的表演時間太短了,你有興趣用160分鐘的表演時間,來充分施展你的劇本創作能力么?”
李禮一怔之際,溫暖喜問:“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李禮可以重新構建一個更加龐大的完整的劇本,以青春劇為題材。寫好后,我們可以談合作。”
現場又是一陣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