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京城果然不是好地方,還是得盡早回去才好。
只是黛玉沒想到,這一時半會,竟還回不去了。聽聞郡王舉辦了個什么糧食競拍會,以效仿林家至高義。正所謂眾志成城,必然將這次受災難民妥善安置。
也正因為這效仿的源頭,林如海又被迫留在了京中,今日到這家官員里喝茶,明日到那家大人里用飯,更是一連幾日,黛玉連面都照不上。
這京城內外林家高義,林黛玉智勇的名聲越推越高,黛玉本能地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如今風頭正盛,萬人吹捧;可若到了墻倒的那一天,又是怎樣一副萬人推的景象。
但黛玉沒想到的是,不過幾日,墻倒的那一刻就來了。
隨著這番言論愈演愈烈,有人將目光放在了林家如何能籌集到這么多糧食身上,話里話外,都將矛頭指向了林如海貪污上。
誰不知道巡鹽史是個油水豐厚的差事,可是只要不算太過分,皇帝就不會管你私底下如何,但是若被人放在了明面上,這事情就不能簡單過去了。
從林家貪污的言論出來的一開始,黛玉就意識到有人在針對林家。
黛玉有懷疑過貴妃,可貴妃終歸是在后宮,且賈家如今在朝中并無多少勢力,能如此聲勢浩大地針對林家,怕是還做不到。
那會是誰呢
司珩借林家捐糧,讓京城官員集體破財,也是讓林家得罪了諸多官員,其中不乏有權有勢的人。這一時半會,黛玉也著實不好確定是誰。
京城的風向驟然發生了改變,從一開始對林家的推崇到唾罵,只在一夕之間。
隨著輿論越來越大,皇帝終于下旨了。
卻是將林如海押入大牢,由襄王司琛任監察官,與刑部一同審理林家貪污一事。
得到這個消息時,黛玉滿臉的都是不可置信,賈敏更是慌得六神無主。
唯有林修謹迅速冷靜下來,道“母親,姐姐,現在還只是關押審理,我們需要冷靜下來,還父親清白才是。”
黛玉聽了,也緩過神來。
當務之急是證明林如海的清白,而不是在這六神無主。
安撫好賈敏后,黛玉便和林修謹一起商量,黛玉還詳細詢問了林修謹購糧的花費。好在林修謹當時雖然也著急購糧,但賬冊什么的都齊全完整,每筆錢財花費都有詳細記錄。
除開借的薛家十萬兩,以及當初司珩轉交的皇帝賞賜二萬兩,林家還一共花了現銀四十二萬兩。
林修謹說道“只要將這些賬冊交給陛下,父親應該就沒事了。”
黛玉搖搖頭,道“這錢財雖都有記錄,可父親一個四品官員,家中供支取的現銀就有四十二萬兩白銀,雖然這算不上不正常,但也算不上正常,謹弟。而且之前娘親還留給了賈家二十萬,若是有心人非要在這上面做文章,怕是反而對父親不利。”
“姐姐可能誤會了,這四十二萬兩銀子當中有二十萬是娘親當初的嫁妝。”林修謹見黛玉愁眉,忙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