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業抬起頭來,看向空蕩蕩的金籠,幽幽的說“愿你來世,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
他凝視著金籠,不由自主的想到譚美仁的話,譚美仁死后遇到了一位“大人”,那個大人為她注入靈力,教唆她報仇,且自稱“司圜校尉”。
“司圜校尉。”夏業瞇起一雙桃花眼,輕聲自言自語。
他的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很遙遠、很遙遠,遙遠得幾乎記不清楚,但那些記憶偏偏根深蒂固,烙印在夏業的心竅最深處,永遠也無法拔除,與他的生命一般,永生、不滅。
夏業并不姓夏,確切的來說,夏業姓姒,夏后氏,乃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之長子。
每一任夏王都會成為金圜之主,夏業便是夏桀之后的下一任金圜之主,只不過夏朝在夏桀的手中終結,金圜的神話也跟著謝幕。
金圜靈力非常,可以囚困萬勿,夏朝的每一任君主,利用金圜的特性掌控天下,而金圜真正的目的是凈化與教化,并非囚困,注入金圜的怨氣太多,久而久之,金圜不堪重負。
就在鳴條之戰中,金圜破裂,被關押其中的百鬼趁機竄出,怨氣橫行三界,百姓民不聊生,最終商湯打敗了夏桀,夏朝覆滅,商朝代之。
百鬼橫行,身為下一任的金圜之主,夏業雖無法成為夏王,卻背負上了修補金圜,捕捉百鬼的責任。
尋獄乃是負責守衛金圜的司圜校尉,夏朝亡國之后,尋獄為了報答夏業的恩義,也同夏業一起上路,尋遍大江山河。
斟尋,乃是夏朝的都城,因姒姓斟尋氏而得名。斟尋氏曾經也是夏朝的名門望族,一直都是夏王的左膀右臂,大禹傳啟,啟傳太康,就在太康作為夏王的時候,有窮國的國君羿發動兵變,太康失國,羿立太康之弟為夏王,實則掌控朝局,為了鎮壓朝廷,羿將斟尋氏屠戮滅族,斟尋氏一族凋零沒落。
直到后來,太康之子少康重新奪回大夏,斟尋氏才漸漸回到了夏朝的舞臺之中。
尋獄乃是斟尋氏一個不起眼的族人,但他的母親乃是純狐氏,那是一個相傳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族。斟尋氏與外族通婚,并不是天理不容的事情,這本沒什么,但問題在于,羿的妻子便是純狐氏族人,羿發動兵變,當年屠戮斟尋氏,純狐氏也有參與,兩族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尋獄才出生沒多久,他的母親便被族人絞死,尋獄的父親思念亡妻,投河而亡,只剩下了還在哇哇啼哭的尋獄,斟尋氏的族人打算燒死尋獄這個半斟尋半純狐的妖邪,來祭奠斟尋氏死去的亡靈。
卻在這個時候,夏業出現了。當年的夏業還是夏后之長子,威信極高,受人敬仰,夏業覺得孩子無辜,不該受兩族仇恨牽累,便將孩子救了下來,后來送這孩子從軍,孩子也是爭氣,慢慢的,成長為青年將領,后來一躍遴選成為斟尋氏的族長,成為了司圜校尉。
他便是尋獄。
金圜破裂之時,尋獄追隨夏業鎮壓百鬼,為了鎮壓妖邪,尋獄身受重傷,元神俱裂,他的肉身根本承載不住自己的靈力,幾乎便要魂飛魄散。
夏業用自己的半個魂魄封印住尋獄的靈力,將他偽裝成為一個普通人,送尋獄前去輪回,希望他做一個普通人,永遠不要記得金圜,永遠不要記得司圜,永遠不要記得夏業的普通人
夏業眼眸微動,收回神來,喃喃自語“我封印了尋獄的靈力,他現在便是一個普通人譚美仁口中的大人,不應該是他。”
說到這里,夏業干脆起身,伸手一招,金色的鳥籠瞬間縮小,自動掛在夏業的耳垂之上,夏業邁開步伐,推門走出往生堂雜貨店,將門上營業中的小牌子一翻。
休息中。
夏業一個人穿梭在羊腸一般的小胡同中,很快來到了譚美仁就讀的傳媒大學,隨處可見正在討論譚美仁事件的學生。
不過夏業這次來,并不是來見譚美仁的,畢竟譚美仁心愿已了,已經離開。
“尋獄尋獄”
“尋獄加油”
“啊啊啊,好帥啊進球了又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