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安野的未婚妻變成了夏王的元妃,斟尋氏與有施氏的關系破裂,無法與有施氏聯姻,斟尋氏壯大的布局被打亂,再加上尋安野與夏王元妃的干系不清不楚,夏王為了避嫌,開始忌諱斟尋氏,在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之下,斟尋氏更加一日比一日落魄,仿佛垂垂的夕陽,終將落幕
一向順風順水的尋安野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族人的質疑,陌路人的嘲諷,一切仿佛潮水,瞬間將尋安野淹沒。
你是我們斟尋氏的希望,你怎么可以讓我們如此失望
斟尋氏要完了都是因為你
安野,你太讓我們失望了
為什么怪我為什么要怪我分明是有施氏背信棄義,從頭到尾,我才是那個受害者。
妺喜成為元妃,一時間榮寵無限,有施氏也跟著雞犬升天,在這樣的情況下,斟尋氏不可能對有施氏矛頭相向,他們更不可能譴責夏王,最后只得將矛頭指向受害者的尋安野,將一切的罪名冠在尋安野的頭上。
都是他的錯
連一個女人都留不住
我們斟尋氏都被他毀了
就這樣,尋安野背負著罪人的罪名,直到尋獄的出現。
尋獄乃是尋安野的大哥與純狐氏之女偷偷生下的孩子,族中聽說有族人與仇敵成婚,還誕下孽子,立刻轉移了仇恨的注意力。尋安野的大哥和大嫂相繼離世,只剩下還在嗚嗚啼哭的小娃娃。
尋安野當時只是可憐他,覺得這個小娃娃和自己一樣可憐,都是族中的可憐蟲,因此才將這個小娃娃帶在身邊來養。
起初,這個小娃娃的根骨平平無奇,甚至可以說是木訥,畢竟他是斟尋氏的混血,還混入了仇敵純狐氏的血統,除了從小長相出奇俊美之外,根本沒有一點可取之處。
但很快,尋安野發現了這個小娃娃不同尋常的地方,那就是認死理。別人練劍,練兩遍就會,他的小侄子不然,二十遍,甚至二百遍也不會,所有人都在勸他放棄,可是他偏偏不,二十遍不會,就練二百遍,二百遍不會,就練兩千遍。
那個笨拙木訥的小侄子,搖身一變,竟然成長為斟尋氏的希望,最有可能遴選成為斟尋氏族長,成為司圜校尉,成為“尋獄”的希望
尋安野狠狠松了一口氣,山一般的枷鎖,終于終于轉移到了其他人的身上,族人漸漸淡忘了尋安野曾經才是那個希望。
后來
尋安野的思緒有些遙遠,他側頭看了一眼什么都不記得的尋獄。
后來大戰爆發了,商湯打敗了暴君夏桀,金圜破碎,怨氣橫生,百姓民不聊生。尋獄是個認死理的人,依然追隨夏桀長子收復金圜,最終傷痕累累,肉身破碎,只剩下最后一口氣。
你怎么與我保證的
當初你是如何與我保證的
你說會護尋獄周全,現在呢為何我的侄子死了,而你,而你卻活得好好兒的
尋安野聽聞侄子的“死訊”,跑去揪著夏業的衣領質問他。
你說過你會帶尋獄回來可你卻只是帶回一具即將魂飛魄散的殘破軀殼
“二叔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