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安失笑“我沒用香水。”
鏡中的維爾多夫人流露出愕然神情“什么”
機會來了
她可沒忘記自己費心費力背誦賓客名單的緣由,莉莉安就是為了與碧藍港的商人談生意。
“安妮,將皂油拿過來,再端一盆水。”莉莉安吩咐安妮,又側過頭,“夫人,您試試這個。”
待維爾多夫人將帶子系好,莉莉安先拎著裙擺轉了半圈。
還不錯
比不上現代的婚紗工藝,但勝在古典,穿在莉莉安身上,將她襯得貴氣又端莊。
在光輝城的事后,她是做夢都不敢想能穿上這般漂亮衣裳。
莉莉安滿意轉身,隨手從梳妝臺前拿起一盒油膏,輕輕涂抹到維爾多夫人的手背上。
剛好,安妮將皂油和清水都端了過來。
“請您用皂油洗手。”莉莉安說。
維爾多夫人流露出詫異神色。
到底是碧藍港的商人,她雖看著驚訝,但也不至于無從下手。安妮將盒裝皂油送到維爾多夫人面前時,她就已經猜到了用法。
用皂油覆蓋油膏,再以水清洗。
油膩的觸感瞬間消失不見,留下的只有與莉莉安一樣清爽的氣味。
“這東西”維爾多夫人恍然,“與西方的香皂很像。”
中世紀流行的香皂是敘利亞橄欖皂,倒確實算作歐洲的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前,所謂的“香皂”由純手工制成,貨源稀少,且價格相當昂貴。
“制作工藝大差不差。”莉莉安說。
“您知道制作方法。”維爾多夫人敏銳地抓住重點。
“夫人,”莉莉安直接了當,“您是否愿意購買皂油”
“豈止是皂油,”維爾多夫人溫聲出言,“我愿意購買您掌握的工藝,小姐。”
“但我更想與您分成。”
“”
此話一出,維爾多夫人便笑了起來。
分成對維爾多夫人未必是壞事若是賣的不好,她給的錢就少;若是皂油大賣,她賺得也多。
但對莉莉安來說就不一樣了。
在維爾多夫人看來,莉莉安米勒不過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卻深諳一錘子買賣不如細水長流的道理,是個聰明人。
因而她看向莉莉安的眼神里帶上了幾分
賞識“那么,您想要多少
先算算定價和利潤吧,”莉莉安胸有成竹開口,“這么一盒皂油,成本也就在2到3個銅幣之間,若利用您的工坊、人力與銷售渠道,定價大概在1銀幣之間最為合適。”
1銀幣,也就是10個銅幣。銷量上去了,扣除人工和制作費用,利潤確實如羅賽爾估算的那般3到5個銅幣之間。
但維爾多夫人卻搖了搖頭。
“定價可以在2銀幣以上。”她說。
這么有信心嗎莉莉安暗自咋舌維爾多夫人這是打算走精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