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郎君輕“咦”了一聲。
“長吉,你來看,這畫上的小女郎是否有些眼熟”
近隨長吉聞言去看,卻是搖頭“屬下并無印象。”
不由地道“夫人這是又替郎君物色了哪家女郎”
郎君為家中獨子,年過二十卻遲遲不肯議親,夫人為此很是抓心撓肺,素日里凡是聽說哪家府上娶了新婦,輕則心緒不寧走坐不安,重則急火攻心大病三日。
“未必是阿娘。”青年將另一封信拆開,眉心微動“喻增”
長吉極為意外“此人怎會傳信于郎君”
喻增為朝中宦官之首,總管司宮臺,極得圣人信用,尋常官員見了要稱一句“喻公”。
但其人傲慢自恃,是出了名的油鹽不進獨來獨往,平日里從不予人好臉色,好似人人皆掘了他的祖墳,另又欠了他百八十萬兩銀。
“喻公竟也有托我尋人的一日。”青年的視線又回到那幅畫像上,若有所思地道“原是常將軍府上的姑娘走丟了”
“常將軍”長吉聽得迷糊了“常將軍府上的姑娘丟了,喻常侍著得什么急且其耳目眾多,不缺尋人的手段,又為何會托到郎君身上”
“正因是耳目眾多。”青年看著那信上所寫,道“喻增知曉我奉圣人密令來了合州,又已查出了那常家女郎多半就在合州一帶我如今既在此辦差,他若尋人動作太大,未免有妨礙圣人旨意之嫌。”
至于為何常將軍府上的姑娘丟了,一貫獨來獨往的喻常侍暗中也跟著著急或是與舊事有關吧。
許久之前,常將軍與喻常侍都曾效忠于同一人。
思及此,青年眼中有著短暫的恍惚。
“那郎君要幫這個忙嗎”
“為何不幫。”青年回過神,嘆道“此等能讓喻公欠下人情的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啊。”
“可郎君也沒什么事能求到他頭上去”
“此言大誤。”青年重新坐回了椅中“路上白撿的東西用不用得著另說,總得先撿了起來。你不撿,便有旁人來撿。我這個人,一貫最是見不得旁人撿便宜的,若見別人白撿了便宜,我覺都睡不安穩。”
長吉“”
郎君半真半假的有病言論,總是層出不窮。
“常家女郎走丟一事,既在合州,或與眼下正探查之事有關。”青年兩指按著書案上的那幅畫像推了推,交待道“那周家村內之事既已查實,便可即刻查辦,你親自跟過去,憑此畫像查探留意是否有年歲樣貌相符之人。”
“是。”
長吉應下,收起畫像將要退去之際,只聽書案后的人又將他喚住“等等。”
“郎君還有何交待”
“女郎走丟之事不宜宣揚,尋人便尋人,勿要碎嘴。”
長吉面頰一顫。
他長吉可是鄭國公府百里挑一的絕頂護衛,專業素養極強,面冷心冷手中的刀更冷,豈會是那碎嘴之人
郎君此言,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近隨自覺委屈地離去,隨著書房的門被合上,青年的視線落在了被鎮紙壓著的那幾張畫著血押的粗紙之上。
旋即,他不知想到了什么,微一抬眉,若有所思。
周家村內,此刻并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