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她要知道阿鯉被人拐害之前,于京師上元節之夜落水,究竟有何內情在她不能讓阿鯉走得不明不白。
馬車在城中一處別院前停下。
魏叔易此番是微服來此,故而暫居此處別院。
“常娘子且在此安心住下,若有何需要,只管吩咐仆婦。”
“另外我家大人說了,常娘子出現在合州之事,不會走漏絲毫風聲,此一點請常娘子放心。”
長吉一一說明。
“多謝。”常歲寧于那座拿來安置自己的小院前停下腳步,向長吉問道“只是不知魏大人為何知曉我在此地,又為何相助”
長吉聞言面上莫名有兩分戒備,忙解釋道“我家大人是受了司宮臺喻常侍相托,于合州城中留意常娘子蹤跡。”
想到京師那些為接近自家郎君而花樣百出的小娘子們,又立時道“我家大人忙于城中公事,此時不在此處。且既是受人所托,道謝之事便不必了。”
卻見那少女微微一怔,關注的重點并不在他家郎君身上“司宮臺喻常侍喻增”
長吉眉頭一跳。
這小娘子怎敢與人直呼那喻常侍名姓
但見她等著自己回答,遂點頭“正是。”
常歲寧略覺意外。
阿增如今出息了,竟做了常侍,總管司宮臺了。
她有心想問一句如今大盛龍椅上坐著的是何人,但不大想被面前這看起來不太聰明的魏家近隨當作傻子看待,遂未急著打聽。
見她未有多問其它,長吉暗暗放松些許,拱手后離去。
別院中奉命照料常歲寧的仆婦十分周到“午后會有裁縫來替娘子量體制衣,不知娘子素日里喜歡什么顏色花樣”
“不必麻煩。”常歲寧道“出門在外,男子衣袍更為方便。”
仆婦有些意外,卻也不多作干涉,只應下來,另又詢問“那娘子日常飲用起居之上,可有需格外留意之處”
這便問到正題了。
常歲寧認真道“每餐多些肉食,不要過于肥膩即可。”
多吃肉才有力氣是她多年來刻在骨子里的飲食習慣認知。
仆婦笑著點頭,退了下去安排。
“周家村之事已經解決,我需回京城去。”常歲寧取出一只錢袋,放在桌上,同站在一旁的男孩說道“這些銀子你拿著吧。”
男孩反應了一會兒,聽懂了她的意思,卻是“撲通”一聲朝她跪了下去,有些語無倫次“我我無父母,無處可去,我雖只會做菜,但今后郎君讓我學什么我便學什么,我什么活兒都肯做,只求郎君不要趕我走”
看著那似同將她看作了救命稻草般的小少年,常歲寧問“你是想長久跟著我”
“是是郎君救了我,我”
常歲寧打斷他激動的話語聲,直白道“可我暫時沒有足夠的銀子,可每月予你月錢。”
雖說弄明白了如今的身份,但到底初來乍到,許多東西不好允諾。
卻聽男孩詫異道“郎君已好心給了我差事做,為何還要給我銀子”
常歲寧“”
這怕不是在考驗她的道德底線
迎著男孩過于清澈的眼睛,她無言片刻,才道“這話,莫要出去說。”
不然少不得要被當驢抓起來,拉一輩子的磨。
男孩半知半解地點頭。
“行了,起來吧,用罷午食,隨我出去一趟。”常歲寧道。
男孩喜不自勝,連忙應下。
午后,常歲寧離開別院,在街邊一處熱鬧的茶館中坐了下來。
“速讓”
隨著一道高喝,馬蹄聲傳入耳中,一隊人馬穿街飛馳而過,百姓紛紛避讓。
臨窗坐著的常歲寧看著那行很快遠去的兵馬及那面軍旗,有些怔然,下意識地道“那是玄策軍”
“郎君也知道玄策軍”正替她續茶的伙計搭話問。
常歲寧輕點頭“知道。”
豈止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