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懂什么。”元祥翻了個白眼“都閉嘴吧。”
誰讓那是崔氏呢。
元祥看向早已消失在宮門后的身影,也在心底嘆了口氣。
這么多年了,都督與家中之事,大家都看在眼中。
其實吧,他也有點替自家都督覺得委屈。
崔璟入得內宮,來至宣政殿。
“臣崔璟參見陛下。”崔璟于御階下垂首行禮。
生于頂級士族,自幼即被崔氏當作未來家主栽培的青年,縱是于皇權之前,那自生來便刻入骨髓的清貴之氣亦不曾被削弱分毫。
御階之上,為一面白玉雕就的巨幅萬里江山圖,其上正為大盛疆土。
玉圖上方,龍案之前,垂有一道珠簾。
圣冊皇帝坐于珠簾之后,天子冕旒之下一絲不茍的發髻已經摻白。
“崔卿請起。”她的聲音并無蒼老之感,只有高不可攀的威嚴“崔卿率軍凱旋,一路勞頓,朕本不該急召”
“抵京之日,身為主帥自當入宮面圣,是崔璟來遲。”披甲的青年身形挺闊,呈上奏書“此戰細陳在此,請陛下過目。”
一名看起來還很年輕的女官上前,接過奏書,含笑同崔璟點頭。
崔璟微頷首回應。
女官將奏書呈與圣冊帝。
“崔卿與常將軍為此戰苦熬兩年之久,終將南蠻驅逐出我大盛疆土,實乃勞苦功高。”女帝未急著去看那奏書,語氣欣慰贊賞“這些年來,若無崔卿攘外安內,我大盛難有今時安穩。”
“此非崔璟之功。”那青年將軍聲音不重,卻答得毫無猶疑“是先太子殿下留下的精銳之師在為大盛鎮守江山。”
圣冊皇帝面上笑意微凝,眼底閃過一瞬的黯然。
“是啊。”她聲音低低地道“吾兒心系大盛,心系江山安穩”
她未流露出太多情緒,透過珠簾,看向崔璟“實則朕此番急召崔卿入宮,便正是為了大云寺之事”
聽得“大云寺”三字,原本半垂著眼睛的崔璟立時抬眸。
珠簾后響起圣冊皇帝的聲音“大云寺中,忽現異象。”
崔璟眼神微變“異象”
圣冊皇帝頷首,緩聲道“半月前,無絕曾使僧人送信入宮”
大殿之中,朱雀燭臺上的燈火忽明忽暗。
不多時,崔璟自宣政殿而出。
女官帶著宮娥跟了出來“我送崔大都督出宮”
崔璟拒絕“不必。”
女官正欲再言是奉陛下之命相送,只見那青年已快步下了漢白玉階。
他闊步而行,提燈的內侍需小跑著才能跟上。
女官靜立片刻,見那道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方才折回殿中。
“崔大都督心急出宮,未讓宛卿相送。”她至御案旁,抬手行禮。
圣冊帝未多言,靠在龍椅上闔目養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如此靜謐了片刻,女官輕聲道“姑母也不必太過憂心了”
圣冊帝只幾不可察地點了下頭。
女官便未再言,無聲退下,吩咐宮娥焚上了安神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