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磕頭之說,完全是被沖昏了頭腦的負氣之言。
“我是該同常娘子道謝”他看向常歲寧,一時騎虎難下“我”
那少女也看著他,四目相對之際,長孫寂眼前忽然閃過孔廟那日,她披發立于那座廢棄的藏書閣中,手臂上血珠滾落的情形。
此刻,少年心上萬念皆棄,撩袍便要跪下。
然下一瞬,那少女卻伸手托住了他一側手臂,阻止了他的動作。
長孫寂愕然抬眼看向她。
“跪與道謝便不必了。”常歲寧道“那日長孫郎君探視時,予我阿兄曾有善意相救之舉,二者只當相抵了,如何”
長孫寂怔然。
她竟然知道此事。
他道“那只是舉手之勞”
常歲寧笑了笑“我助貴府將真兇繩之以法,亦是舉手之勞,順手為之。”
常歲安便也同長孫寂道謝。
長孫寂嘴上未言,心中卻有愧。
之后,常歲寧親自送他離開了常歲安的居院。
“常娘子可怪我家中得了常娘子送去的證人,卻未有及時出面替令兄解困嗎”少年思忖再三,還是低聲問了一句。
常歲寧“不足為怪。”
長孫寂默然。
不足為怪是指不值得奇怪,她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或者說,他這個問題的確幼稚無意義。
她似乎并不在意,反而與他閑談了一句“我觀長孫郎君,與長孫七娘子眉眼間頗有相似之處。”
“是,家中都道我與小姑長相最為相似。”少年語氣有些低落傷懷,也有慚愧“但我比不上小姑,心性胸襟也好,頭腦秉性也罷我不如小姑。”
常歲寧點頭“的確。”
長孫寂轉頭“”
卻見少女一笑“見你傷懷,開玩笑的。”
長孫寂“”他怎么覺得并不像
直到對方與他道“長孫郎君秉性也很好,如今皆因年紀尚小,心性未定待日后長大成人歷練一番后,必也能成為令人自愧不如的賢能者。”
長孫寂聽得愣住,看向那午后日光下神情澹然含笑的少女。
待他回過神時,正想說些什么,但已出了院子,常歲寧便止步“長孫郎君慢走。”
長孫寂便點頭“我改日再來看常郎君。”
看著那小少年離去,常歲寧只覺這“改日”之期,怕是難有了。
隨著揚州戰事與明謹之事的發酵延伸,如今以長孫氏為首的士族朝臣,同明后之間已勢同水火,已至二者只能存一的地步了。
明日會發生什么,誰也無法預料。
同一刻,差事完成后,便快馬去尋自家大都督的元祥,已抵并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