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將軍之子,名喚常歲安。”婁氏自覺有些丟人“家中女郎喚作常歲寧”
云回僵硬地轉動脖子,看向身后那座小院。
他固然也是聽說過那位常家女郎的事跡的,但不曾精準無誤地記住對方全名。
加上自相見起,對方便是軍中少年小兵打扮,于是先入為主
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弄錯了
“可”他遲遲不能接受這個“轉變”,“一個女郎,怎么可能”
那個膽識過人,有勇有謀,沉著冷靜,越是相處便越讓他自愧不如的人竟是個女郎
接下來,一路無言,但云回內心要比一千只蟬放聲齊鳴還要聒噪百倍。
送母親回到居院后,想到自己這幾日在常家父女面前的表現,云回很想問阿娘一句兒子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傻子
但到底沒敢問出口。
云回默默折返,一千只蟬已有五百只力竭而亡,還剩五百依舊在他腦子里聒噪著。
和州城中晝夜不分為應敵做著準備,不知何時即會再次聽到亂軍攻來的消息。
徐軍大營中,在此坐鎮的徐正業,收到了一封密信。
信是李逸親筆所寫,說明了欲與他合作之意。
他賬中屬僚聞言多是精神振奮。
“李逸若肯加入,這是好事”
“這慫包終于想通了”
“我看他是怕了,他打了這么多敗仗,屢屢失利,蠢事做盡明后豈會放過他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另擇木而棲”
“不管如何,若得李逸,大將軍便能如虎添翼”但此“翼”不包括李逸本人,只限其麾下兵力。
徐正業握著信紙,笑了笑“明后起初著李逸為帥,不過是拿他宗室李姓身份來裝點門面,加之他父親淮南王忠心耿耿,明后才可以安心交托兵權”
可誰能料到,淮南王在此關鍵之時突然死了呢
而這個李逸,固然膽小,但有時人的膽小和野心并不沖突。
明后當初怎么也想不到,這李逸有朝一日,竟反倒成了他的助力吧
副將葛宗更看重另一件事“去他娘的狗屁十萬大軍,那常闊果然是唬人的”
他們這幾日已令人查探過,常闊所謂十萬援軍之說多半是假,現下又得李逸此信印證,便再無疑問了
葛宗立時上前跪下請令“請大將軍準允屬下領兵攻城,斬殺常闊,奪下和州,以將功折罪”
此次他必要一雪前恥
他要親手取常闊人頭,還有那個害他顏面掃地的小騎兵
駱觀臨連忙向徐正業道“常闊此人為難得一見的將才,若可留其一命,為大將軍所用,日后必有大助益”
向來與他不對付的葛宗譏笑一聲“一個跛子罷了”
徐正業則嘆息道“常闊此人頑固,只怕不會歸順于我。”
駱觀臨“從前或是如此,但京師常家郎君被冤一事之后,明后與常闊必生隔閡,如大將軍能誠心以待,未必不能說服常闊”
葛宗擰眉,還要再說,卻已見徐正業搖了頭。
“李逸之意再明顯不過,他欲借我之手除掉常闊,若非如此,他便不能完全掌控軍中人心。”
“他于信上稱,待我取了和州后,他再與我當面細談言下之意,常闊若不死,這個合作便難真正談成。”
他似也有些惋惜,但還是道“所以,常闊非死不可。”
他需要李逸手中兵力,也需要借李逸這個宗室子來造勢,以博得更多支持,聚集更多助力。
駱觀臨“可是”
徐正業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好了。”
他看向單膝跪在那里的葛宗,道“點兵,攻城。”
攻城計劃早已議定,只待此時下令,葛宗精神大振,喜道“屬下遵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