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既然都讓無絕幫忙轉手了若不順帶著寫一封給無絕,倒顯得她這個“知己”當的太不講究了。
于是,常歲寧又提筆多添了一封,單獨給無絕,又順帶請教了一些有關軍陣之事軍陣事小,讓每一位下屬平等地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需要,也是每位主公必修的美德之一。
待阿澈將寫給這兩位祖宗的信送出去后,常歲寧才去拆看余下的書信。
有段氏的,信上多是些關切之言,也絮叨了些京中之事,此外,還有一些旁敲側擊的試探與不解。
但這些試探實在很段真宜,叫人一眼便能看透,真能叫她試探出個什么來,才真是見鬼了。
此番她立下戰功,在旁人眼中是橫空出世的“將星下凡”,但在熟悉她的同時,又熟悉李尚的舊人眼中,卻難免會生出一些聯想與不解。
段氏只是其中一個,喬央也覺出了不對,但沒有給她寫信,而是悄悄寫信給常闊,先問了常闊是否覺得此事哪里不對。
常闊則回沒覺得哪里不對,你魚釣多了,腦子進水了吧
對此,常闊的良心半點也不痛,他這能叫隱瞞嗎呵,他也只是做了無絕從前對他做的事而已。
別問,問就是“為了你好,時機未到,提前知道太多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而相比于喬央這種帶腦子的疑心,段真宜則尚且停留在“這個孩子怎同殿下這般有緣,好奇怪,再問一問”,此一淺表層面之上。
因此,后者回信應付起來便也格外簡單。
下一封信,則是姚夏她們的。
字跡看起來,是吳家女郎的。
信的內容占了半頁,余下半頁,則盡拿來落款了。
看著那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女郎的名字,常歲寧訝然,她這輩子就沒見過這么長的落款,與其說是寫信,倒像是在聯名上書。
且細觀之下可知,這些女郎的名字順序,竟是按著韻音排列,很有幾分“排名不分高低遠近,均以姓氏韻音排列”的意思。
可謂是雨露均沾、公正公開的十分徹底。
無需想,必是吳家女郎的主意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原本姚夏等人都想各自寫信給常歲寧,但吳家女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如何不知諸位姐妹們的心情然而須知常娘子如今忙于戰事,數十封信送過去,實是負擔太大,也顯得咱們秩序混亂,鬧鬧哄哄,半點不見長進,如此又豈入得了常娘子的眼長此以往,怕是會招來常娘子厭棄。”
眾女郎聞言驚出一身冷汗,忙都懸崖勒馬,回到家便將寫到一半的信全給撕了燒了。
于是,才有了這封“聯名書”。
常歲寧看著這張堪稱秩序井然的書信,不禁莞爾道“這位吳家阿姐,實有大才也。”
說來似只是閨秀間的玩鬧,但須知這些個閨秀們家世背景不同,作風性情也不同,卻在吳家女郎的帶領之下這般乖巧守序,她敢說,許多朝中官員都未必有這個能耐。
由小窺大,可見其才。
且這位吳家阿姐,其名喚作吳春白,京中無人不曉,本身也是個名氣斐然的才女來著。
而除了這封信之外,吳春白令人一并送來的,還有一封小冊子。
其上是常歲寧在江南的事跡,她特送來讓常歲寧一觀,看一看是否有錯漏不妥之處。
常歲寧打開那本冊子來看,頗覺驚嘆。
其上敘事翔實,而又驚心動魄,并且給予了她這個主人公恰到好處的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