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之加以挑撥不,呼吁,呼吁與徐正業同行者,當及時醒悟,此時回頭為時未晚,如若執意與賊子同行,甘愿遭賊人利用,則自取滅亡之日將至。
彼時,常歲寧寫至此處,仍覺得缺少了點什么更有噱頭的東西作為收尾。
苦思之下,一名姓呂的秀才在旁提醒“還當趁機壯大常娘子之名,以固人心。”
常歲寧思索著眨了下眼睛“如何壯大”
自然是自夸。
但自己夸自己,總歸有些難為情,于是順理成章廣納他人之見。
呂姓秀才揖手“既是代天下人,便當遵從天下人之言現如今誰人不知常娘子乃將星轉世”
“”一同被尋來的其他文人紛紛朝他看去,趁機拍馬屁是吧
這簡直有損讀書人傲骨
但望向那威風凜凜,前途不可估量的少年女郎,又想到對方的禮待敬重更重要的是,對方還夸他們皆是棟梁之材
哎。
此等有損讀書人傲骨的行徑,怎能怎能讓同伴一人承受呢
于是,又有幾名文人站了出來,加以補充。
“還當借天命之言”
“天命所授,方是世間朗朗正道”
“”
常歲寧正色以待“雖受之有愧,然值此生死存亡之機,便聽從諸位先生高見。”
一眾文人們立即將嵴背挺得更直了她稱他們為先生啊
是以,常歲寧提筆,寫下一句甚為自大且離譜之言,以作為此檄文的收尾。
吾雖不才,卻得幸上承天命,已受救世仙人指點,必于七十三日內斬殺徐賊首級,以告天下
此一句,可謂離譜非常,但又不得不說,它有著極致命的吸引力。
這句話里的噱頭實在很密,且涉及仙人玄說,上至八十歲老朽,下到三歲孩童,都很難不被吸引,受眾非常之廣,便于在街頭巷尾以各種形式流傳開來。
真正是路過的狗聽了,都要歪著腦袋琢磨琢磨。
譬如,何來的救世仙人指點莫非果真是將星轉世
為何是于七十三日內斬殺徐正業七十三日,是個什么說法
“爺爺我聽說徐正業只有七十三日可活了,是真的嗎”
一群流民間,有一名面黃肌瘦的女童睜著一雙干凈的大眼睛,問身邊的老人。
小孩子對善惡還沒有明確的認知,但她知道,亂軍闖入江寧城的那一日,她漂亮的阿娘被那些亂軍帶走了,她的阿爹為了救阿娘,被活活砍死,她的爺爺交出全部家當,跪著給那些人磕頭,頭都磕破了,才救下她。
從此,她的家沒了。
逃難的路上,她慢慢知道,那些亂軍為一名叫做徐正業的大將軍做事,但那個大將軍,不是說書先生口中救人的大將軍,是殺人的大將軍。
她想讓那個殺人的大將軍快點死掉。
老人聞言忙心驚膽戰地捂住女童的嘴巴“別瞎說”
“你說錯了”旁邊一個十多歲的男孩子走來,握著拳頭大聲道“是六十五日才對,已經過去整整八日了”
他身邊沒了大人,沒人管得住他,其他流民聞言也都竊竊私語起來。
那位寧遠將軍揚言稱七十三日必取徐賊首級,他們對此也早已如雷貫耳。
尋常人說出這句話,注定石沉大海,無人理會,但那位寧遠將軍身為女兒身,卻屢立奇功,聲名遠揚,其本身就蒙上了諸多神奇的色彩。
尋常人做不出的奇事,但奇人卻未必不能辦到
自女帝登基以來,大盛各處興建道觀佛廟,時人隨之供奉,待鬼神玄說,本就普遍“寧可信其有”。
有人開始篤定地宣揚此事,有人將信將疑,也有人嗤之以鼻,但這皆不妨礙,他們都開始在心中默數那一日的到來。
是真是假,六十五日后,總歸會有分曉的。
此時,一名僧袍上打著補丁的老和尚路過流民的隊伍,嘆息著念了聲“阿彌陀佛”。
“師父,您說那位常娘子,當真得了救世仙人指點嗎”老和尚身邊跟著個小和尚,那小和尚此時問“還是說,她只是在說大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