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霎時間靜住。
彼時除州刺史已暗中倒戈徐正業,此事竟無人察覺,直到常闊等人過除州界時,韋浚設下鴻門宴暗算
而洛陽一帶,各大士族勢力根深錯節,長孫氏一族便起源于洛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洛陽附近各州,如若再現“韋浚”之流,讓他們前去馳援洛陽,一旦同洛陽殘存的士族勢力里應外合,便等同將洛陽雙手奉到徐正業面前。
有此前車之鑒,疑心日益深重的女帝不敢冒險。
早朝之后不久,女帝另召了重臣去往甘露殿議事。
單憑洛陽與汴州的兵力,不足以抵抗徐氏亂軍。
洛陽附近其它各州,她亦不放心。
所以,她需要另派兵力前去增援洛陽。
“洛陽不同于別處,定不能有任何差池,既要派兵前往,必選精銳之師。”中書令馬行舟道“陛下,如今京中,尚有七萬精銳可用。”
眾人皆知,他口中的“七萬精銳”指的是什么。
那是大盛最為精銳之師,由先太子殿下創立,名喚玄策軍。
玄策府下,如今統共有十五萬玄策大軍,此前崔璟趕赴北境,帶走了八萬,現余七萬留守京師玄策營中。
此刻便有官員遲疑道“令公這七萬玄策軍,肩負守衛京畿要任,怎能輕易調離”
守著京師的自然不止這七萬玄策軍,但這七萬玄策軍在此,便豎起了一道牢固的屏障,如此才能讓京師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安定。
換作尋常時,倒也不必這般畏首畏尾,可現如今四處都在起事
馬行舟豈會不知這些,但也只是嘆道“當務之急,是要守住洛陽。”
也有官員跟著嘆氣。
事無兩全策,利弊都擺在眼前,便需要帝王來做出最后的抉擇了。
圣冊帝也陷入了猶豫當中,她另召了兵部官員與幾名武官前來,事無巨細地將局面剖析了一遍,反復確認了京師的處境。
最終,她還是做了決定“傳朕之令,令七萬玄策軍前去護衛洛陽,命玄策府上下,即刻籌備發兵之事”
無論如何,她不能放棄洛陽
今日若失洛陽于徐正業之手,便失君威,君威無存,江山易主不過也是須臾之事
圣冊帝令喻增親自前去玄策府傳旨。
喻增應下,即刻帶人退出了甘露殿。
出了內宮,喻增上了轎子,一行內侍跟在旁側,疾步而行。
喻增坐于轎內,手中托著圣諭,狹長的鳳目垂下,掩去了其內之色。
喻增帶著一行內侍匆匆過尚書省,經六部前街之際,褚太傅正領著一行禮部官員走出來,身側有帶刀的禁軍隨行。
明日即要開始春闈頭場,他們要押送科舉試題去往試院,沿途會清道,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氣氛莊嚴緊繃之下,不耽誤褚太傅口吐不滿之言,他瞥了眼匆匆遠去的喻增等人“火急火燎的,成什么樣子”
“”其他官員眼觀鼻鼻觀心,不敢搭腔,甚至想上前捂住太傅的嘴。
他們可不敢隨便說話,萬一哪個字被人拿來做文章,治一個暗中泄露試題的罪名,那可是要殺頭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