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據聞先太子殿下去世之前,親自將玄策軍的帥印交給了常大將軍。
在常大將軍的統領下,彼時剛經歷過一場苦戰、急需休整的玄策軍,在休養生息磨劍三年之后,即大敗北狄,劍鋒不減當年。
但那一戰后,常大將軍身負重傷,又被治以抗旨之罪,玄策軍的兵權就此旁落。
面對玄策軍這把利劍,誰都想攥在手中,彼時女帝初登基,政權尚且不穩,各處都在爭權,爭政權,爭兵權。
接下來的數年中,玄策軍一度被撕咬的四分五裂,軍中有話語權的人開始變成哪家的郎君,哪位大人的子侄,眼看便要散落開來。
女帝亦不忍這支由先太子創立的精銳之師就此散落,曾也多次試圖交由心腹掌控,但局面并不完全受她控制,她的人,沒有掌控玄策軍的威信,也沒有震懾軍中那些子弟、和他們背后各方勢力的能力。
這樣混亂的局面持續了很久。
直到崔令安出現在眾人眼前。
那時誰都知道,崔家祖墳的煙冒歪了,竟出了個一心想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郎君。
這位崔家郎君,彼時已是小有名氣的少年將軍,前后又不止三顧茅廬,在被揍了一頓之后,終于請動了消沉已久的常闊“出山”,二人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
更重要的是,他姓崔。
少年崔璟身后,是為士族之首的崔氏。
執掌玄策軍,沒人敢與他爭,也沒人爭得過他。
所以,為保玄策軍,女帝不得不選擇了他。
當然或許還有些什么別的緣故,比如,同那座天女塔里的秘密有關魏叔易此時心想。
所以,崔璟一開始是以崔氏名望,加之常闊相助,得以逼退了那些豺狼。
但之后,玄策軍在他手中重振了昔日榮光,玄策軍重生的過程,也讓崔令安慢慢變成了世人眼中當之無愧的玄策軍上將軍。
就譬如今日,一提到何人能真正擅用玄策軍,若說崔璟,便不會有任何異議。
魏叔易眉間的神色不太樂觀。
他也曾隱隱察覺到,女帝欲使明洛接近崔璟的心思。
崔令安,的確太難掌控了這個人,幾乎毫無弱點。
生來即在他人窮其一生也無法抵達的高處,人家投軍是為建功立業,往上爬,他不是,他是在往下走。
一個一身反骨,反向而行的人,富貴與權力注定無法令他昏頭麻痹,他時刻都保持著與周遭格格不入的清醒。
他也從不結黨,他不需要,也不屑為之。
既都不好使,思來想去,似乎便只剩下美色這一條了,但以美人賞賜,此人卻也從不接納。
各處官員試圖塞人,也從無成功的先例。
不喜尋美色,那想來是喜歡有些腦子的
于是便有了明洛,有參政之權的女官。
然而,也不好使
別說女帝了,便是他魏叔易,在旁瞧著,也覺實在愁人。
總而言之,此人對待富貴錢權油鹽不進,對待美色情愛更是刀槍不入當然,后者這一說法,在去年芙蓉花宴時,已經被推翻了。
此人終于孔雀開屏,眾人皆恍然,原來并非不愛美色,只是從前那些美色,尚未美到令崔令安折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