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歲寧送鄭潮離開,元祥帶人不遠不近地跟著,方便二人說話。
此地為崔璟臨時辦公之所,人員簡單但防守森嚴,一路除了巡邏的玄策軍外,再未見其他身影。
鄭潮向常歲寧道了謝。
世人皆知是他“大義滅親”殺了鄭濟,但無人知曉,這一切要從這位寧遠將軍與令安一同出現在他面前,她問出的那句“鄭先生會殺人嗎”開始說起。
從那時起,鄭氏族人及洛陽士族后人的存亡命運才得以改變。
“將軍此恩,鄭某此生銘記。”鄭潮在一條青石小徑上向常歲寧抬手施禮“日后寧遠將軍如有用得上鄭某之處,鄭某絕無推辭。”
常歲寧將人虛扶起,面上帶笑“鄭先生客氣了。”
客氣歸客氣,但她真的太喜歡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客氣了。
縱觀前塵,凡是與她說出“如有能用得上某之處”這句話的人,抱著不宜辜負的心思,她多多少少都用上了。
她畢生致力于與人結善緣,究其根本動機,便在此處了。
對上少女眼中真切的笑意,已經立夏的正午時分,鄭潮卻無端覺得后頸有一絲絲發涼。
他下意識地便問“此地事了,不知寧遠將軍接下來要去往何處”
常歲寧繼續往前走去,邊答“不日將奉旨回江都與家父會合,清剿徐正業在江南各處的余黨。”
這本是水災出現前便定下的計劃,只是因為這場水災而耽擱了。
徐正業的殘部不僅在江都揚州,還分散在金陵江寧等地,當初常歲寧與肖旻帶兵設伏于汴水,給常闊留下的兵力并不多,且此次水災多少也影響了江南一帶,故而江南之地的收復尚未能完成。
“徐正業已死,中原與之勾結的士族也已流散,平定江南,不過是早晚之事”鄭潮道“只是經此一難,江南之地受創嚴重,不知是否還能恢復到從前模樣了。”
也不知這紛亂的世道,接下來是否會留給江南喘息養傷的機會。
徐正業起事之初,第一刀便落在江都揚州,故而揚州的官員大多遭徐正業所屠,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刺史等職位皆空懸
此刻的揚州如重傷的巨人,巨人虛弱之際,總是更容易遭來欲趁虛而入的獸群覬覦。
故而在鄭潮看來,待收服揚州之后,由何人來接任這些要職,其人是否有重建這片土地之心,能否有守得住這片土地的能力,這對遍體鱗傷的江南來說至關重要。
鄭潮拿感慨的語氣,說起記憶中的江南,那里四季如畫,繁榮安定,文氣昌盛。
他最后道“鄭某少時記憶中,最向往喜歡的去處,便是江南了。”
常歲寧微轉頭,看向江南所在方向,含笑道“我也很喜歡那里。”
少女的語氣很隨意,但卻帶給鄭潮一種她口中的“喜歡”,和他口中的“喜歡”,完全是兩種意思的感覺。
鄭潮下意識地看向常歲寧,見她神態,這種感覺愈發強烈了。
他的喜歡,是“此物甚妙,我很喜歡”的喜歡。
而她的喜歡,更像是“此物甚妙,我很想要”的喜歡。
這個微妙的感知讓鄭潮心中響起了一聲警鐘。
此刻,又聽對方道“日后如若江南恢復安定,鄭先生可前去講學作客,屆時我來招待先生。”
作客
招待
這分明是主人家的口吻吧是吧
鄭潮心中的警鐘“咚咚咚咚”敲得太快,已經開始冒火花了。
若說方才她還只是“想要此物”,此刻這句話則像是拎了只麻袋,已經開始把東西往麻袋里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