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歲寧當然愿意幫李潼阿姊試想一下,日后她若再想開口向大長公主借錢,有李潼阿姊這條橋梁在此,豈不方便得多
搖金唯有無奈道“先待婢子回到宣州之后,向殿下請示一番再說。”
橫豎江都與宣州相隔也不算遠,幾日路程而已,殿下若不同意,她再來抓人不遲。
幾人在廳中說著話,很快,特意整理了儀容的王長史也來拜見。
不同于其他官員,長史身為刺史府佐官,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刺史的意旨。王長史想著,自家刺史大人年輕氣盛,不擅長倒貼討好這種事,那便放著他來。
王長史做好了倒貼的準備,卻發覺宣安大長公主府上來人同他家刺史大人相處甚是融洽,一問才知,雙方早有交集,只是不便于外人道也。
緊接著,王長史又知曉了李潼的身份,便更是大喜,于內心暗暗牟足了勁兒,決心要使出渾身解數招待好這位金山女郎。
讓人送了搖金暫時去歇息后,王長史陪著常歲寧往書房去,路上,常歲寧忽然想到一件事“說來,長史是不是漏掉了一件事長史是否還需代圣人考問于我”
歷來,大盛凡任刺史之職者,皆需經天子親自考問,通過者方可領職上任。
常歲寧情況特殊,未及入京,按說便該由長史來代替完成此事。
王長史恍然一拍額頭,是啊,按說刺史大人還需要通過考問之后,他才能交付公務的。
可昨日這位刺史大人上來便大肆料理起了公務,根本沒給人反應的機會,昨日在場的官員們也沒人敢吭聲。
此時說起此事,王長史失笑搖頭“不考也罷,您又何須下官來考呢。”
“可長史總要給朝廷答復的”
“這個簡單”王長史很上道,小聲道“回頭下官都給您記個甲上最優,讓人送回京師便是”
常歲寧滿意點頭“那便辛苦長史了。”
王長史客氣了一番后,斟酌著問“說來,下官倒十分好奇,大人這般熟悉地方事務,又兼此一身治下之能不知俱是從何處習來的”
“這些么大多是同老師學來的。”常歲寧隨口道。
老師啊。
王長史會意點頭“是,喬祭酒如今雖居祭酒之職,但曾也是先太子殿下麾下第一謀士,又是狀元出身說來,如今倒是屈才了。”
“倒也不算屈才。”常歲寧與他隨口閑扯著“橫豎祭酒也只是他的副業,主業是釣魚來著。”
王長史拈須笑起來,點頭稱是,但內心仍是對喬祭酒刮目相看,有些人看起來不聲不響,卻偷摸教出了這樣出色的學生來,實在叫人意外。
是夜,同常歲寧長談罷半日的王長史,感觸更深幾許,不禁提筆給太傅寫信。
信的前半部分表達了對刺史大人的驚艷之情,后半部分則大肆稱贊喬央,再三驚嘆“喬祭酒教導過分有方”。
在信上大肆抒發罷,王長史才得以心情愉悅地寬衣睡下。
接下來數日,即將歸京的肖旻大軍之中,就“誰走誰留”一事上,出現了一些分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