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消息傳出江都,是需要時間的。在數千里外的北境,最為人所熱議的,且是常歲寧被封作江都刺史之事。而隱隱為有心之人耳聞的最新消息,尚是江都富商捐銀之舉。
這一日,西山日落之際,有自江都而來的書信,送到了玄策軍大營中。
營中負責收發信函的士兵,見其中有給崔大都督的信,因此不敢怠慢,在去往崔璟營中的路上,恰遇到了剛結束了巡邏的常歲安。
見常歲安與人交接罷巡邏事宜,那士兵才上前去,笑著取出一封信“常郎君,這里有您的信剛送到營中來的”
他言辭間待常歲安十分客氣,或者說,整座軍營里的人待常歲安都很客氣。
有人的地方便少不了人情世故,玄策軍軍紀森嚴,雖不至于因此給常歲安什么值得一提的特權,但私下態度如何,便不屬于軍紀管轄之內了。
玄策軍中固然也不乏權貴或武將世家出身的子弟,但在眾人眼中,常家郎君卻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畢竟其父常闊出身玄策軍,曾自先太子殿下手中接任過玄策軍上將軍之職,雖說后來被奪了職,但常闊這個名字在玄策軍中仍是有威望在的。
因常闊如今被封為忠勇侯,營中私下便有人笑稱常歲安一句“忠勇侯世子”。
但相較而言,這重父與子的關系尚且只是次要的,真正讓常歲安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一騎絕塵的,還當數大都督求而不得的大舅哥此一重令人望塵莫及的身份壓制。
對此,常歲安的心卻異常之虛,要知道,當初芙蓉花宴大都督求娶寧寧那只是做戲而已
可大家偏偏都當真了,大都督那些心腹武將私下常因此對他獻殷勤,讓他很是手足無措。
好在大都督并不介意這些流言蜚語,并讓他也不必放在心上,隨那些人去即可,不必理會。
常歲安因此才釋然一些。
此刻,他迫不及待地將這封來自江都的書信拆開,信是李潼所寫,其上細說了江都之事,大多圍繞著常歲寧與刺史府,也提到了一些倭寇之事。
常歲安拿著信,便往崔璟的營帳而去,他阿爹和妹妹與崔大都督皆為至交,大家都不是外人。且崔大都督也在關注著江都的近況與戰況,江都來信,他應與崔大都督共享。
當常歲安來到崔璟帳外,等候通傳時,恰見得方才那送信的士兵從崔璟帳中出來。
同那士兵打了招呼后,常歲安走進崔璟帳內,行禮罷,不由詢問道“崔大都督,您也收到了自江都送來的書信嗎”
盤坐于幾案后的崔璟手中正拿著那封來信,點了頭。
常歲安剛想著問一問是不是他阿爹來信,或是元祥來信,只聽那青年拿少有的清和溫潤的嗓音主動說道“是常娘子回信。”
常歲安有些意外,妹妹都沒給他回信
而轉念看了看自己手里的信,常歲安旋即又釋然了,信既是一起送來的,妹妹必然是知曉李潼阿姊給他寫信了,妹妹如今公務繁忙,未有重復給他來信,倒也可以理解。
無妨,那就先讀他手里的好了。
常歲安心態良好,將李潼的來信讀來給崔璟聽,略過了李潼寫給自己的問候之言。
事關她與江都,崔璟聽得很認真。
常歲安將信讀完,收起,而后笑著看向崔璟。
“可還有其它事”崔璟問。
常歲安一愣“”
他看向青年始終拿在手中的信所以,擁有旺盛分享欲的只有他自己是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