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回頭之際,則又忙端起乖巧恭敬笑臉,悄悄沖常歲寧的方向揖了揖手,壓低聲音,熱情殷勤地向薺菜問道“不知刺史大人要尋什么人興許小人見過也未可知。”
薺菜取出別在披風下腰后的畫像,在他面前展開“你們平日巡查時,可曾見過此人”
這畫像是孟列令人所畫,畫的是無絕臨離開京師時的消瘦模樣,考慮到無絕為掩飾行跡,興許不會再繼續剃發,便又沿著光頭兩側添了些短發,但頭頂依舊是光禿禿的。
官差首先被這頭發吸引了,不禁問“是倭人”
時下倭人武士,多是剃去頭頂發,保留兩側鬢發。
薺菜默了一下,才道“應當不是你只說見沒見過便是了。”
官差看了一會兒,皺起眉,揉了揉眼睛,又使勁兒看了看,最終還是顯露出頹唐之色來好不容易有機會見到常刺史,他竟然一點忙幫不上
不就是一個禿子嗎,他每日巡街,怎么就沒見到呢此中遺憾程度,他怕是臨死前都要拉著孫子的手懊悔流淚,將此事當作祖傳遺憾,世代延續下去。
于是,他只能招手讓身后的弟兄們來認人。
但一群官差先后都搖了頭,說沒見過,薺菜讓他們再好好看看,其中一名看起來年紀最小的官差脫口而出道“這人生得這么討人嫌,要是見到過,肯定會有印象的”
為首的官差狠狠瞪他一眼在沒弄清對方和上頭的關系時,便貿然發表褒貶評價,這叫職場大忌懂不懂
年紀小的官差不以為意那畫像上的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多半是無惡不作的江洋大盜什么的。
下一刻,只聽高坐馬上的少女道“他是個很好的人。”
細細雨絲中,那氣勢非同尋常的少女,開口時,便似在保護一件很重要、很需要保護的易碎之物,以至于她連語氣都不舍得太重了“你們若看到他,還請不要為難他。”
為首的官差偷偷踩了那多嘴的年輕官差一腳,他就說吧
“是是小人胡說八道,狗眼無珠了”年輕的官差慌慌張張,連聲賠著不是。
“常刺史放心,我們若見到了您要找的人,定會妥善禮待安置”為首官差甚是殷勤地問“不知這幅畫像能否留下小人,以作尋人之用”
薺菜請示地看向常歲寧。
常歲寧卻搖了頭“畫像只此一幅,不便留下。你們都有差事在身,亦不必特意為我尋人,只需平日巡街時多加留意一二即可。這兩日我會讓人暫時留在貴縣,若遇到相似之人,便請告知于我,到時必有重謝。”
畫像當然不止一幅,但無絕是“已死之人”,若畫像流入官衙內,各處又知是她在尋人,她怕畫像會傳到不該傳到的地方,徒增不必要的麻煩。
見過畫像是一回事,但留下畫像便容易留下把柄,這麻煩能避則避。
為首官差連聲應下。
薺菜最后與他們道,她家大人來此之事不可聲張,官差也趕忙應下“是,小人明白”
待一行人上馬離去,后面的一名官差才勉強從同伴口中弄清楚常歲寧的身份,一時臉上激動之情與絕望之色交加“完了,我都沒能給常刺史磕個頭,我爹娘知道了,一定會打死我的”
這可是常刺史
當初他們和州被徐正業大軍圍困,是常大將軍父女二人率兩萬輕騎而來,與他們和州百姓生死與共,在一場場搏命的拼殺中,最終幫他們保下了和州城。
之后,常刺史又親手殺了徐正業,平定了整個淮南道。
當初常家父女離開和州時,他也曾和爹娘一同含淚相送,半點不夸張地說,常刺史是他們和州城的大恩人,那是沒齒難忘的恩情
為首的官差揪住他的耳朵“我說你聾了是吧,都說了此事不能聲張,怎么著,你還非得去你爹娘跟前找罵是吧”
“都給我把嘴巴閉緊了,哪個敢多嘴泄露常刺史身份行蹤的,看我怎么收拾他”
為首官差一路上都在提醒手下們務必管好嘴巴,待返回縣衙中,他獨自尋到縣令,壓低聲音道“大人,您猜誰來咱們南和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