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康等人先后跪下“屬下等愿隨大將軍一同克敵”
常闊的視線掃過這些曾伴隨自己征戰多年的老兵,他們的頭發都已花白,甚至也不乏因傷殘缺之人,但此刻他們的視線堅毅鋒利,銳氣不減當年。
克殺異族,護衛疆土,是曾經每個玄策軍肩上最毋庸置疑的使命,它流淌在血液中,看似沉寂多年,但在大戰來臨之際,卻可一朝被喚醒沸騰。
“好,都隨我掛旗,出海”常闊的聲音擲地有聲。
常闊出帳之際,阿點跑著尋了過來。
“常叔,我也跟您一起去”
常闊剛想讓他留下,卻見平日遲鈍的阿點,此刻更快自己一步開口“常叔,您別忘了,我也是將軍呢將軍都是要打仗的”
“好一個將軍都是要打仗的我大盛軍中有此不竭不懼之氣,何愁不能擊退倭敵”常闊眼中現出一絲欣慰振奮的笑意“好孩子,走,拿上刀,隨常叔出海殺敵去”
秋冬海面多見西北風向,由西北方向出發,去往東南,順風而行,風可為助力。反之,便是逆風而行,船行速度會被拖慢。
故而常歲寧一行人自耽羅島折返趕回的時間,便被拖長了數倍之久。
加之沒了雨霧作為掩護,掩藏行蹤無疑變得更加困難,務必要更加小心謹慎。
幸而倭軍此刻的焦點皆在前方戰事之上,后方巡邏難免要松懈一些,因此,常歲寧一行前六日的路程有驚無險,稱得上順暢。
直到此一日,派去前方探路的小船和士兵,久久未有折返。
常歲寧心中涌現不好的預感,當機立斷下令改換行船路線,卻還是晚了一步。
倭軍的船只忽然從三面出現,將他們包圍起來。
此一次的處境,與先前幾次都不同,之前常歲寧等人遭遇的倭兵,多是游擊巡邏的隊伍,通常不會超過百人,殺起來壓力不大。
但這一次
常歲寧握著劍鞘,環視周圍密密麻麻的倭軍船只,粗略估計,應有千人之眾。
這些倭兵應當是趕去前線支援補給的士兵,從他們后面一些船只的大小規制來看,其中應當押送著不少補給物資。
軍中物資緊張慣了的常歲寧,腦子里頭一個反應便是搶過來。
心里的麻袋已經準備好了,但實施起來顯然不是易事。
在這片海域上,一支百人隊伍,撞到千名倭兵,莫說搶東西了,保命都是天大的難事。
縱然常歲寧等人絕不至于蠢笨到穿著大盛兵服衣甲,在海上傻乎乎地晃悠,專等著被倭兵盯上,而是在離開耽羅時便扮作了倭兵打扮,但這份偽裝只可遠觀,注定是經不起如此近身試探的
專門學了些倭語的唐醒帶著幾人回話,試著裝傻充愣了好一會兒,然而對面的倭軍并不買賬,反而警惕而惱怒地拔了刀,口中拿倭語下令圍殺
“這些人必然是該死的盛軍假扮的奸細殺了他們”
“留上幾個活口,交給藤原大將軍處置審問”
“把他們的頭顱統統都割下來,掛在前線戰船之上威懾盛軍到時藤原大將軍必會記我等一樁大功”
那些倭軍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舉著刀,叫囂著,邊將船駛近。
“大人,這下怎么辦”唐醒拔劍之際,邊向身側少女請示。
“應當不難辦。”常歲寧接過長弓,迅速搭箭,微瞇起一只眼睛,長箭“咻”地一聲離弦,精準地穿透一名為首倭軍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