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坐于矮幾后的長孫寂身上系著的披風甚至仍未除去,他道:“不是。”
“果然不是……”
那幾名長孫氏的族人并不意外。
他們路上便聽聞了常歲寧收復洛陽的消息,自然也未曾錯過范陽王李復那封《告罪書》,常歲寧作為洛陽之戰的最終得利者,摧毀了榮王的計劃,并將之公諸于世……這顯然不是對待支持者的態度,而分明是敵對的立場。
此時,他們最在意的是:“她所擇究竟何人?”
長孫寂看著族人:“常節使所擇,乃常節使自身。”
幾人倏地愣住,很快有人露出被戲耍愚弄的惱怒之色:“……早就猜到她不過是在故弄玄虛!回信所言,不過是為了將家主誆來江都!”
“家主……趁常歲寧不在此地,我等還當速速設法離去!”
“不,并非誆騙,不算誆騙……”長孫寂道:“常節使先前所言李家人選確有其人……那人正是她自己。”
房內霎時間一靜,只聞少年人字字清晰地道:“常節使自稱本姓李,出身皇室正統,乃先皇幺女。”
“……先皇幺女?!”一名族人幾乎失聲道:“怎么可能?”
“她年歲幾何?”
“先皇過世多年,從未聽聞過竟有流落在外的皇女……”
他們的第一反應皆是此乃造假之言,長孫寂已將那封書信捧起:“請幾位叔父先行過目。”
幾名族人紛紛上前,共看罷信上內容,神情起伏各異。
此等大事,自然不能單憑常歲寧一面之詞。
尤其是皇室血脈之說,先皇故去多年,想要證明其身份,少不了作證之人。
引起了長孫氏族人們重視的是,常歲寧在信上自行列出了可證此事的知情者名單,而其中竟赫然出現了大理寺卿姚翼、褚太傅等人……乃至先太子效的名號!
先太子李效的分量不言而喻,然而先太子已不在人世,自然也無從當面求證,可是褚太傅等人尚且健在……
長孫氏一族雖被流于黔州,但根基人脈尚在,想要間接向名單上的“知情者”求證此事,并非沒有門路。
褚太傅的人品可信八九分,常歲寧所言是否為空穴來風,他們之后一探便知。
幾名長孫氏族人慢慢冷靜下來,將那份質疑暫時壓下,轉而去思索另一個問題:查證之后呢?
若常歲寧果真是先皇之女,他們又待如何?
幾人下意識地看向長孫寂,有人不禁道:“退一萬步說,她是個女子……”
“大盛曾有皇女為帝的先例。”少年人目色灼灼地道:“彼時我長孫一族中亦有人出任右相,算得上君賢臣明。”
“祖父臨終托付之際,亦未曾將女子剔除在外。”
長孫寂說話間,站起了身來,直言坦白了自己的心意:“諸位叔父,若此事為真,我愿代長孫氏上下選擇扶持常節使為大盛新主!”
有風從窗縫中鉆入,燭火搖曳間,可見少年人眉間竟滿是驚人的堅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