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其中多有石滿的授意與提醒。
也正因有石滿在背后盡心輔助相幫,康叢才得以在平盧軍中逐漸站穩了腳跟。
康芷對兄長的表現很滿意,讓人清點罷那三千范陽俘兵,知曉其中尚有八百騎兵,康芷愈發晶亮的眼睛里似乎倒映著大張的麻袋——嘿,都是她家節使的了!
心情大好的康芷甚至安慰了那三千范陽俘兵一句:“你們瞎胡跑什么,我們節使向來是按過論罪的,你們只是留守范陽又不曾犯下大錯,節使還能為難你們不成!”
這等語氣,對康芷而言,已是相當有誠意的安慰了。
此行北上,她家節使說過的,要多多擴充有北地作戰經驗的兵卒,沒有大過者,皆可優待留用。
康芷大致算過了,他們隨節使出江都時,共有大軍十萬,另有五萬淮南道大軍,自大敗段士昂開始算起,再到一路橫掃到范陽,把降兵俘兵都算上,再加上一路上招攬到的亂軍,以及主動投奔而來的大小勢力……如今兵力已從原先的十五萬,迅速增至三十萬余。
這其中大半是因一舉吞并了段士昂的大軍。
康芷越算眼睛越亮——打仗發家就是快,她如今還是很喜歡打仗的!
她往后要打多多的仗,占多多的地盤,搶多多的人,都給她家節使!
康芷野心勃勃,私下與兄長道,趁著拿下了幽州范陽,平盧軍中又有兄長和石滿配合行事,或可趁機一舉換下平盧節度使。
康叢聽得大驚,范陽之亂不是已經徹底平定了?常歲寧的手怎么還要繼續往東?
康芷乜了兄長一眼:“范陽不過是平定范陽軍之亂的終點,又不是我家節使的終點!”
她要和唐醒將軍商議,設法將平盧軍也收入囊中,到時整個河北道便都是她家節使的了!
康芷干勁十足,短短十日間,又在幽州一帶收攏散亂勢力近萬人。
另還有許多因戰事流離失所的百姓主動來投,康芷挑了青壯年留下,將那些老弱者都登記造冊,就近先安置下來。安置流民的事康芷不擅長,那些是崔家那群人的活兒。
康芷搶起人來毫不手軟,來投靠的流民也照單全收。
康芷一直記著,她家節使說過,在這片土地上,唯有人之一字才是最恒久寶貴的資源。
有了人,今日先給他們一口救命的飯吃,來年他們便能憑借雙手來回饋更多的錢糧,然后便可以給更多的人飯吃。雖說在利益上,這并不比直接招兵買馬成就大業來得快而奏效,甚至因變故動蕩而隨時會有血本無歸的可能,可節使說,唯有如此循環,這世道才會越來越好,秩序才會越來越穩固。
起初康芷也是有疑慮的,可當她每每看到那些流民們如見救星般向自己磕頭時,親眼看到一個被凍僵的孩童因喝了一碗米湯眼中重新有了生機后,便慢慢理解了“活民”的意義。
每當忍不住心疼糧食的消耗速度時,康芷便會掐自己一把,在腦子里默念:想她家節使如今坐擁河南道這座大糧倉,有大把文士可用,又有淮南道作為支撐,海上貿易也已初見成效,不乏生財之道……總而言之,節使養活人的本領那可是一等一的!不怕!
近日,沉浸在搶人撿人和養人的滿足感中無法自拔的康阿妮,卻在除夕這晚,突然暴跳如雷。
除夕日,月氏也趕來了范陽和久未相見的女兒團聚。
石滿帶著石家人也來了,康芷原以為石滿前來是為了看一看范陽的局勢,以及同唐醒將軍他們商議正事,事實也的確如此,但是不僅如此——
當晚,康石兩家人坐在一起共用了年夜飯。
這場飯席即將結束時,月氏猶猶豫豫地開口,臉上掛著一絲忐忑笑意,對女兒說:“阿妮……有件事阿娘想征得你同意。”
月氏說著,看了一眼石滿,仍舊猶豫著道:“你也是知道的,這一年來多虧有你石叔費心相助,我與你阿兄才能事事無憂……這些時日呢,我們便商議了一下,想著若是能親上加親……倒是再好不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