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歲寧立于殿前石階上方,眸中倒映著那片彩云,輕聲驚嘆道:“崔令安,果然叫你說對了,吉日必有吉象。”
崔璟站在她身側,與她一同共觀此奇象。
常歲寧看著茫茫蒼穹,及天地間漂浮著的濕潤雨氣,自語般道:“看來我李家先祖也想見我早日收整這亂山河,延續大盛太平之象……”
如此,她便當是得先祖認可了。
這份期許,她今日就此承下了。
青色裙衫的女子立于階上,為喧嘩聲所淹沒。
這喧嘩聲不止在殿院中,不止在晉祠中,而在整座太原城。
城中百姓皆見此象,也皆知曉今日晉祠內正在舉行一場歸宗大典。
聽著來自晉祠外的歡騰聲如同海涌山動,殿院內的官員們心頭也仿佛有千軍萬馬踏過。
百千年來,百姓皆信奉皇權神授,可為天下主的天子往往被視作應天運而生的“神物”。
如此時這一場由萬千人共同見證的祥瑞,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皇室和天子承認了她,太傅承認了她,國師承認了她,神靈和李氏先祖也承認了她,民心也會承認她……
而他們這些官員,前日曾言之鑿鑿地將太原落雨視作先祖不滿之兆,如今便也斷絕了否認這祥云異象乃是天意所彰的資格。
彩云淡去時,片片云塊間出現了縫隙,一眼望去,如同龍鱗堆疊浮于空中。
太原城中的喧囂聲未息,晉祠內眾人已陸續回到殿中,各自歸位。
在天子的授意下,一名宗正寺的官員手捧玉匣,行至祭案前。
玉匣內是大盛皇室譜牒。
皇室譜牒分當朝天子玉牒,帝系天潢源派譜牒,皇子皇女譜牒,皇后譜牒,及宗室譜牒。
宗正寺官員取出皇子皇女譜牒,翻至先皇弘孝帝皇子女最后一頁,由太傅親筆撰寫下——【弘孝皇帝第九女,李氏歲寧】
太傅再蘸取墨汁,書寫常歲寧早已“偽造”備齊的生辰八字。
此時有日光從云層后破出,金光探入殿內,驅散了陰沉昏暗。
常歲寧與那道金光對視著,一時有些莫名暈眩,而隨著老師每寫下一字,她便有自虛空中下沉之感,仿佛魂魄再次扎根于世間。
從今后,她便是李氏歲寧,她將以這個身份來完成自己為自己定下的抱負使命。
宗正寺官員將撰寫完畢的譜牒供奉于祭案之上,一直守在階下的玄袍青年屈一膝而跪,向上方之人執禮:“玄策府崔璟,參見長公主殿下。”
他將會是她以原本姓氏回歸人前的第一位拜賀見證者——從很早之前,他便在為這一日做準備了。
崔璟位高權重,又持有士族子弟的清貴倨傲,在許多官員記憶中,幾乎從未見他這樣行過跪禮。
而他這一跪,無疑代表著玄策軍的認同追隨,此中分量如山。
魏叔易亦抬手深深揖禮:“門下省魏叔易,參見我朝長公主殿下。”
年邁的太傅退后兩步,與魏叔易同立,抬手施禮:“禮部褚晦,見過長公主。”
“崔氏族人拜見長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