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著血的花瓣碎屑被風裹挾著揚起。
今歲的秋風里藏著許多聲音,熙熙攘攘著飛往各處。
李隱向天下昭告了京畿已定的消息之后,即使人去往太原,迎天子歸京。
此外,由駱觀臨執筆,往動蕩處傳檄招安。
并邀各處官員士人以及有才智者,入京共商安邦大計——就連江都、洛陽,以及太原的官員也收到了傳書,即便是對待當初擁護李歲寧為皇太女的那些官員,李隱也表現得既往不咎,言辭禮待,請他們回京。
李隱從始至終未有提及皇太女三字,沒有貶低也沒有敵對,既沒有承認也沒有不承認她的身份,仿佛只當她并不存在。
但與此同時,在四處傳揚開來的,是李歲寧孤身深入北狄的消息。
有人說她生死未卜,甚至有人斷言其已葬身北狄,一時間人心風雨不休。
一邊是生死不知的英勇少年女郎,一邊是已經入主京師的寬容沉穩的練達仁者,世人要如何選擇,似乎沒有懸念。
別處人心且不論,只說淮南道無二院,便有學子欲圖離開江都,上京而去,卻沒有意外地招來了同窗的阻攔和指責。
面對同窗們的不齒,那學子也逐漸言辭激烈:“我等讀書,是為報效大盛天下,而今京師既定,榮王仁德,正是用人之時,我為何不能上京!難道入了這無二院,便只能被鎖困于此效忠一人嗎!我習的是治世之書,而非賣身契文!”
“……龐州彥!你莫要忘了,在這亂世中,是誰給了我們書讀,又是誰給了我等安定讀書之所!”一名青年紅著眼睛反駁:“讀書無有政治之分,但吾輩讀書人有!滴水之恩且當涌泉相報,你此時上京,等同是與皇太女殿下為敵,實為恩將仇報小人是也!”
“是,我是小人!”那男子震聲道:“若是有選擇,我也愿意為皇太女殿下效力,殿下孤身入北狄,我自萬分敬佩!可是單憑敬佩二字謀不來前程!”
“殿下她生死難料,上京者已然無數,我等若死守此地,之后必遭上方之人記恨排擠打壓……再多的書卻也只能白讀了!”
有激憤的青年要上前去:“你眼中只有前程虛名,卻將仁義禮信置于何地!”
局面混亂間,鄭潮出現了,制住了亂象,道:“讓他去。”
“……院主!”
“節使曾有言,無二院為天下人而建,不拘來處,亦不拘去處。”鄭潮看著那名青年:“只要治世安民之本心不失,便不算辜負節使一腔心意。”
那名喚龐州彥的青年眼中浮現淚光,躬身深深揖禮,許久后,才含淚轉身而去。
鄭潮看向眾學子:“想隨同前去者,皆可離去。”
四下眾人神情動容,反而越發堅定了:“節使一日未有明信傳回,我等便一日不走!”
他們做不到死守此地,但至少也要陪節使到最后……節使歸來,他們誓死效忠。而若節使果真不在了,他們再謀生路不遲。
這少許堅持,即便要賠上所謂前程先機捷徑……卻是他們為數不多能拿來報答節使的東西了!
晚安~
大家別急,下章能寫到寧寧,剩下的章節不多了,大概率這本書是不會超過700章的,心急情節的書友們也可以攢一攢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