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她還不知道天女塔的用處,只想著,這位上將軍還真是勤奮,全然沒有端什么身份架子,要么就是他在信佛這件事上十分虔誠。
后來才知,原來被他虔誠對待的,并非是神佛。
塔中沒有神佛,只有一尊白玉塑像。
今時再看著修補偏殿屋頂的崔璟,李歲寧便想,崔令安好像始終都在替她修修補補,修補與她有關的屋頂,修補她的玄策軍,她的舊部戰馬,甚至也在修補她的大盛江山,以及她一度因為背叛而感到茫然的心境。
這世道先前一直都在變壞,好在有崔令安一直修修補補。
看著殿宇屋頂上的人,李歲寧感到無比安心,等上面的崔璟也看向她時,她便仰頭命令他:「崔令安,我餓了,下來陪我用膳吧!」
陽光刺眼,崔璟似乎笑了笑,李歲寧看不太真切,只聽他應道:「好,就來。」
李歲寧等飯時,先等到了崔璟,他已洗去汗水換上清爽干凈的衣袍,一同前來的還有阿點,阿點手中舉著幾支半開的荷花,不知又是從哪個池子里折來的,插在了一旁的白玉瓶中。
李歲寧用完午膳,便又繼續去忙公務了,大典結束之前,她都沒有時間偷懶睡中覺。
午后,常闊來了一趟,李歲寧忙得抽不開身,崔璟代她去見了常闊,二人一下午不知都說了些什么,常闊離開時笑容滿面。
此時正值晚間,李歲寧盤坐在羅漢床上讀信,看到了先前康芷帶進宮中的兩封,一封來自石滿,一封來自康叢。
康叢和石滿把守著邊陲重鎮,北境初定,有很多后續防御要重新布置,他們不便長途跋涉入京,便來信拜賀。
康叢如今格外老實,再不敢將李歲寧當作女羅剎來看待了,信間恭恭敬敬,
小心翼翼。
石滿在信間細稟了平盧軍中的事務,以及范陽一帶的情況。
末了,石滿不忘替他母親石老夫人傳話,石老夫人強勢,大抵是不允許兒子瞎改她的原話,因此用詞格外平實,包括但不限于「給殿下您磕頭道喜了」、「我家狗兒和康家小子守在此地,殿下只管安心」、「等來日有機會,拼了這把老骨頭也要入京去給殿下當面請安,順便瞧一瞧京師究竟怎么個繁華法兒」等等。
李歲寧看得揚起嘴角,心情很覺輕快。
看罷信后,李歲寧起身,伸了個懶腰,走出內殿。
崔璟還沒走,他每日都要等李歲寧處理完公務才離開,有時皇城落鎖了,他便去阿點那處歇下。
李歲寧很喜歡坐在石階上,這叫她莫名覺得很放松。
此時她在殿前的石階上坐下,吹著夏日夜風,看崔璟在皎潔月色下舞劍。
崔璟收劍時,李歲寧很不吝嗇地撫掌贊好。
之后,喜兒送來涼茶兩盞,崔璟便陪著李歲寧坐在石階上說話。
其余的宮人們都退遠了,只喜兒和翟細侍立于十步外。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