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朕欲興佛教”
“吾亦可為佛。”
商音輕抿佳釀,言笑晏晏。
李世民眼中興味愈濃。
他并沒有什么信仰,于他而言,道佛儒不過都是有用的兵刃,只看哪一方更能帶來利益,更能于穩定朝堂,定國安邦中起到作用。
在李世民看來,三教兼容,平衡牽制,共護國運,才為他之王道。
顯然,面前這位尊者,與他殊途同歸。
李世民收攏起面對商音時的利用之心,抬手舉杯,敬商音。
商音勾唇,同樣舉杯,敬人皇。
放下酒杯后,商音想了想,先言簡意賅敘述了當初帝辛時期,商周之戰背后的封神量劫,將仙佛排除在外,提出了一直隱于其后的鴻蒙意識。
亦或者,是凡人眼中的“天道”。
之后,商音并沒有詳細贅述有關圣人,有關仙妖神佛,而是單刀直入,切進了這一次的西游量劫。
李世民傾聽的姿態耐心而認真,即使在商音中途停頓思考之時,也并未出言打斷,眼簾微垂,面上看不出情緒,唇角始終噙著笑。
直到商音提出道佛氣運之爭,西游量劫將開一事,李世民眸光微頓,視線上移,與商音四目相對。
“道佛相爭,西游量劫。”
李世民的聲音很輕,很慢,似是
將這八個字反復咀嚼,反復思量。
他并沒有問道佛相爭與人族有何關聯道與佛,爭奪的是天地氣運。
可這天地氣運,說白了,有極大的一部分是來源于人間界的信仰之力,是人族氣運。
女媧造人補天,圣人立教教化,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人族便已經與這漫天仙佛扯上干系。
信仰在人族千百年的代代相傳中已經融入骨血,根本不會有什么全然分離,各不相干。
即便是李世民這等不信仙佛者,又何嘗能真正與教派脫離
李世民看向商音“尊者既不從道,亦不修佛,又何故淌入這趟渾水”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李世民不怕商音獅子大開口,他只會忌憚這位尊者的無所求。
商音眼眸彎起,語中透著意味深長“洪荒之大,非道佛兩家,但天地九洲,卻唯有一個天道。”
“吾等不愿漫長壽命都被其裹挾。畢竟,誰又能忍受命運受其擺布,被一次又一次的量劫削弱力量”
李世民看著商音良久,輕笑了下。
她并未說謊,卻有所隱瞞。
真正被裹挾壓制者,沒有這般空無一物,欲望皆無的眼睛。
“尊者不愿,那被天道一力扶持的佛門,也不愿嗎”李世民問。
商音淡淡道“封神量劫之前,天道也曾扶持玄門興起,天地為尊。”
焉知如今的佛門,不會成為日后的玄門
圣人之下,皆為螻蟻。
天道之下,何以為圣
接引和準提的確萬事以利益為先,但他們也的的確確,從來都是聰明人。
幾次量劫,玄門傷筋動骨,東方大地瘡痍斑斑,唯有西方,須彌山之戰后便一直得以修養聲息,接引與準提也從未被卷入什么大劫。
與聰明人談選擇作為容易,利益要害盡數攤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