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著這時候是哪里最火
是海南。
海南這時候正在炒樓花,一張認購許可,能炒上天價。
可這遠在天邊的海南,他連一張車票都買不起,更遑論什么參與到這場資本角逐中。
至于買
房置地,更是虛無縹緲到不能實現。
元棟想來想去,只能想到最基礎的。
那就是擺攤。
白縣交通不便,南方過來的小玩意兒和衣服,在本地一直都很暢銷。
一直到零幾年,白縣市場上都有人賣這些,生意也都很好。
可是想擺攤,就得往南方跑。元棟自己要上學,弟妹們都小,倒是現在農忙已經過去,元德發和趙換娣閑了下來。
元棟提出想讓他們去南方進貨的想法,話剛出口就被撅了回來。
趙換娣這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讓她出門,她不敢去。
別看村里那些打工的年輕人把南方說的有多好,趙換娣就秉持一個念頭“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破家值萬貫呢。
她不愿意出門,南方那么遠,她出去了再回不來怎么辦
元德發也是基本一樣的想法,他甚至想不通大兒子怎么會這樣提建議。
南方,去一趟要多少錢啊
都知道南方貨好,可自家既沒有錢也沒有經驗,跑去那么遠,回來虧本了怎么辦
元棟一再的解釋,不會虧本,可元德發就是反復詢問虧了怎么辦。
到最后一家人不歡而散,去南方進貨回來擺地攤的主意就此結束。
元棟忍了幾天,最后說你們既然不愿意去南方,那不如去縣城擺個小攤子吧。
擺小攤賣吃的,也是個不錯的出路。
元棟以前在教育局,對于這些宏觀上的數據很是信手拈來。
在八八年到后來九幾年之間,擺個小攤賣茶葉蛋都能有不菲的收入,既然大錢自家掙不來,小錢積少成多,也是個長久辦法。
可這個主意同樣被元德發否決。
元棟提議讓他們在家做包子,早上趕到縣城去,不管是學校門口還是機關門口,都能銷貨。
可趙換娣嚷嚷著自己還有家里的事要忙,做包子不得提前一天買肉做餡不得半夜起來發面前前后后都是她一個人忙,哪兒忙的過來哦。
元德發則還是那個問題。
賠了怎么辦
元棟到后來都忍不住拔高了聲調“不會賠再說就算賠了能有多少”
幾斤豬肉,一點面而已。
元德發磕了磕煙袋,他謹慎慣了。看天吃飯的莊戶人家,不愿意冒一點點的風險。
元棟第一次那么無力。
家里的困境要解決,可哪條路都仿佛堵死了。
去南方不行,擺小攤不行,那還做什么
“賣菜總行”
農忙過去,家里還有點空地,哪怕沒有空地,鄉下種地的那么多,元棟記得自己上學時候鄰村就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