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棠下意識以為是城管來了,抬眼一看,不是城管,而是少年宮看門的老大爺。
看門大爺一臉兇相“誰讓你在這兒擺的不知道這是少年宮嗎”
元棠趕緊示意胡燕收東西“不好意思我們這就走。”
她看出來這人是個犟筋頭,不愿意惹他,就想著趕快走了了事。
偏偏對方似乎是看她年紀小,氣焰更囂張,不讓她倆離開,還試圖要收她的攤子“你們不能走誰知道你們賣的東西是不是有問題,得跟我到里面去講清楚。”
胡燕氣急“我們又不是在你少年宮里面擺攤,關你什么事”
這一句話算是捅了馬蜂窩,看門大爺鼓著眼睛,聲音拔高“你這個女青年說什么話你要在少年宮門口擺,就得聽我們指揮”
胡燕還要再吵,元棠拉了她一下,低眉順眼道“行,我們跟您去。”
看門大爺哼了一聲,他就是看不上這些做生意的人,早些年這些都是投機倒把,抓住都給關起來。現在真是世道變了,居然敢擺他眼皮子底下。他一說,那女娃居然還犟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這種人,就該到值班室去寫檢查,到時候他給貼門口,看不臊死她們,也省的這些小商小販總是趁著他不注意偷偷溜過來。
他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最前面,過了馬路才發現后面沒有腳步聲。扭頭一看,那倆小姑娘已經跑了。
“你們給我回來”
元棠拉著胡燕一路狂奔,回去回個屁
兩人哼哧帶喘的跑出老遠,胡燕上氣不接下氣的問元棠“咱們就這么跑了”
元棠“不跑咋辦等著聽他說廢話”
那老頭一看就是公家單位待久了,思想還停留在以前。他這樣的,過去這些年也不少。改革開放說是七八年,可人們的思想不是說變就變的。過后好幾年,人們依舊認為做小買賣是投機倒把。也就是這兩三年間才逐漸好一些,但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思維轉變不過來,依舊停留在大鍋飯的過去。
就像元棠上輩子擺攤時候碰到的一個大姐,人到中年四十歲,在外面擺個麻辣燙的小攤子,風里來雨里去,雖說掙的不少,可到底辛苦。后來偶然聊起過去,對方就提起當年。
“剛結婚男人就下了崗,那時候沒事做,就只能出來擺攤。九幾年哦,那生意不要太好做,每天都是滿滿的人,一天能掙一三百的。結果我婆婆媽知道了,愣是撐著一雙小腳從鄉下大老遠跑城里來,躺在我們攤子面前不叫擺,說我們丟人。”
男人拗不過媽,最后只能放棄不干,回村里種地。
可到頭來,種地供不起兒女上學開支,折騰快十年又到城里來擺攤了。
時代太快了,總有人要被甩在后面。被甩在后面的人還會拉著自己身邊的人,最終就這樣滑落下去,錯過了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時機。
胡燕被人這么一趕,頓時有點喪氣。
觀音寺不行,少年宮不行,難道就只有人民公園一個地方
元棠拿出地圖冊寫寫畫畫“再找就是了。”
做生意哪兒有那么簡單,尤其擺小攤,之前順利是因為在白縣,她上輩子待過十幾年的地方,對以后的發展都知根知底。可換了市里,她也是一頭蒙,有時候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想起一星半點,也不一定就能派上用場。
“有棗沒棗的,打三桿子就知道了。”
反正晚上定了地方,白天就多跑跑,說不定還能找到別的出路。
兩人被追的一身汗,先回到招待所沖了沖澡,換了衣服。
元棠讓胡燕也背上一個包,棄用了之前的大包裹,不跑不知道,一跑才知道那包裹那么重。
“少帶點,反正咱們第一次來,著點貨只要四五天能賣完就行。咱們輕裝上陣,找到地方之后再考慮長遠。”
兩人圍著地圖冊又畫了幾個看上去應該是重點區域的地方,元棠看了下時間,指著動物園說先去動物園。
“反正今天也已經逛了兩個地方了,咱倆下午就去動物園。”
看大熊貓。
胡燕激動的不行,又擔心票價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