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芹心里也焦躁,,這事她是全程參與的,爹不讓投,她還勸來著。
元芹低下頭,咬著嘴唇心里想,這事也不賴她。那時候哥多硬氣啊,說什么他來說什么時候退出來。
結果呢
家里的錢全賠了,就連吃飯都快成問題。
這事追究責任,最大的責任是哥和媽。
可卻要她們姐妹來收尾。
元芹忍著怨氣抽了一根,元柳就拿了另一根。
兩人看自己的看不出高低,一對比就看出來了,元芹的比元柳的短了一截。
元柳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氣,元芹則呆滯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
手上的草棵子突然有了萬鈞之力,重的她抬不起手。
趙換娣雖然更鐘情于讓元柳退學,但元芹抽中了她也沒說什么。
家里這樣困難,本來以她的意思是兩個都別上了。
可元棟還是說不用,家里開支不大,能讓妹妹上一個就上一個。
有了元棠的前車之鑒,趙換娣也沒有堅持非要女兒去南方打工。她覺得村里有些人說得對,女兒家,就在家門口挺好的,省的跑遠了心大。
再說了,她身子骨不好,少不了需要一個人常常回來幫忙。如果元芹出門去打工,家里的活她一個人也不行。
一家人商量起讓元芹干啥。
正常情況是買個工作進廠,小廠花個一二百就進了。可家里現在哪兒有這一二百。
所以余下的道路就是去找個小店幫忙,就像是元棠之前總是搭著胡燕的關系去餃子館幫忙包餃子,一天也能掙下一塊多錢。
可趙換娣又覺得來錢太慢。
現在多數生意都是夫妻店,不是自己人信不過,都不愿意花冤枉錢去雇外人。就算是雇,價錢也給不高。
一個月三十塊,趙換娣覺得不夠用。
想來想去,就只能干點小買賣。
元棟難得說了自己的意見“擺小攤吧,大姐就是在校門口擺小攤。”
說完,一家人都沉默了。
這還是元棠離開家之后,第一次被人提及。換在之前,家里人誰都沒有打聽過元棠在外頭是干什么的。
趙換娣抿著嘴不說話,元德發有心想說什么,最后卻只嘆氣。
元柳拿了長的草棵子,這會兒什么話都不敢說。
元芹臉色變紅變白,最后定格“我不去學校擺。”
她不想看見大姐
最終一家人拍板定了,元芹去擺攤。
元棟這次承擔起了當哥的責任,他帶著元芹去隔壁縣城進貨,家里如今不寬裕,只能拿出十塊錢來進貨。
這能進什么
趙換娣說隔壁縣有個扣子廠,經常有不合格扣子一大把一大把的堆著便宜賣,十塊錢在那兒聽說能買一兜子。村里早些年就有人去買,買回來之后大家分分,雖說是不怎么樣,但一點不影響用。
等到元芹把扣子拿回來,就好好分分,好的一個價,壞的一個價,到時候去鄉里鎮上縣里都能賣。
元芹沒有拒絕的權利,她不想去擺攤,擺攤多難看。萬一要是在街上遇到了自己的同學,她要怎么辦
可家里人已經商量好了,這個過程中,誰也沒有問她一句“愿不愿意”。
扣子進了回來,元芹就開始戴著草帽走村串戶。
她覺得不好意思,隨身一個挎包,本來裝書本的包里全是扣子。
碰見生人,她就聲如蚊蠅的問人家要不要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