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捂住嘴,把哭聲咽回去,用另一只手拼命的擦著眼淚。剛才來時候還高高興興的小姑娘,現在卻已經哭的滿臉花。
看的鄭小蕓格外心疼,忍不住怒視著心滿意足的家長。
“車子可以留下,但是你要聽媽媽的話。你不聽話,媽媽就把你的車子賣掉。”
接著,母親說了一連串對孩子的要求,諸如什么好好做作業,上輔導班,還有不能瞎吃零食
等到終于說完,孩子木木的點了點頭。
家長回過頭,眼里全是對自己教育的滿意。
送走了這對母女,鄭小蕓氣呼呼的回了辦公室。
胡燕從賬目里抬頭“怎么了誰欺負你了”
鄭小蕓抿著嘴“燕子姐,你說有些家長到底怎么想的啊。”
那個家長來的時候是打的士來的,看上去并不缺錢,這年頭能打起的士的家庭都不是一般家庭。正是這樣,剛才登記的時候她也看了一眼這個家庭的信息。
父親是某單位的小干部,一家人住在新開發的樓盤里,家庭條件可以說是中上。
那輛車子別說是獎品,就算是她自己去買也買得起。
最開始她們來的時候,孩子還高高興興的,甚至還追問自己能不能去車間看看,十分的活潑可愛。可等到走的時候,雖然車子沒有賣掉,她卻明顯感覺到孩子的不開心。
原本就是孩子應得的東西,她卻非要讓孩子大哭一場,再許下無數的保證才“大發慈悲”的“賞賜”給對方。
一件好好的事,最后變成了歷經曲折的“成果”。孩子還要被家長耳提面命的提醒“都是為你好”,仿佛承了天大的情。
可這輛山地車就是孩子應得的啊。
如果沒有家長刻意設置的障礙,她本應該開開心心的跟車子合照,然后開開心心的騎著車子回家,明天再開開心心的去學校,享受朋友們羨慕的目光。
可現在,孩子的快樂在母親一聲聲的斥責中大打折扣。多年之后回想起來,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在領獎時候被母親這樣“教育”了一通。
鄭小蕓剛才聽了那么一點,覺得像是被人捂住了口鼻,喘不過氣來。
“明明是個高興的事,為什么她非要這樣
呢”
胡燕放下手中的筆“大概是,在有些父母眼里,快樂是一種原罪吧。”
你怎么可以那么快樂為什么在我為生計奔波時候,你可以這樣的不知世事不行,你必須感受我感受到的痛苦,哪怕是我人為的為你原本平坦的人生增加一些波折,你也要跟我一樣。盡快成長為一個懂事的大人吧,因為人生不是一片坦途,而你必須經過我經過的一切,否則我過去吃過的苦就變得毫無意義。
鄭小蕓沉默良久,最后苦笑道“怪不得廠長說,當家長不用考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如果孩子出生只是為了重復你重復過的悲劇,那你生下他是為什么呢
這是一個悖論,家長們既想要孩子超越自己,卻又強迫孩子一次次的重復自己的生長環境。
快樂成了施舍和獎勵,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我必須要非常努力才能快樂”的想法,在下一次遇到她人生的獎品時候,她只會在心里如臨大敵,猜測著這次的獎品又需要付出什么代價才能拿到。
純粹的快樂不可能存在,而什么都不做的我,也配不上任何天降大獎。
“真可怕。”
元棠下午沒課趕來廠子里,就聽胡燕說起這件事。
胡燕感慨道“原本我以為咱們是小地方出來的,所以父母沒文化加上重男輕女,所以才會出現教育問題。現在看,大城市也就這樣。不合格的父母到處都是。”
有時候她都懷疑,天下的父母是不是都有一個培訓班,不然難以解釋他們為什么話術那么相像。
“我是為你好”“你長大了就知道了”“爸媽能騙你嗎”“你要聽話”。
天長日久,孩子越來越沉默,家長卻只慶幸于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真可悲。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