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一定行,上來就遇上了問題。
鴨絨是在元棠的養鴨廠邊上處理的,但是這個毛太臟了,光是清洗這一個步驟,就要去了胡燕半條命。
她找之前去考察過的廠家問,對方的答案是他們買的就是現成的鴨絨。
“中部出的鴨子,還有南邊出的紅嘴雁鴨,有幾家專門出鴨絨的廠子。不過就是貴。”
胡燕還想去考察考察鴨絨怎么才能在保證貨損的情況下處理干凈,可她跑去最南邊的那幾家廠子,人家壓根連門都不叫她進。
胡燕沒辦法,就往北方去,終于在一家供鴨絨的小廠子里看到了對方是怎么操作的。
她如獲至寶的回來買了幾臺機器,終
于把鴨絨給弄出來了。
然后又是來料子,她這次進的料子是進口的,價格貴不說,里面還有一些不過關的次品。
想看酥肉鍋的九零之長姐不干了嗎請記住的域名
隔著大洋,胡燕又要跟人掰扯售后,最后終于是做出了第一件羽絨服。
可這件羽絨服又出現了跑毛問題,縫紉組又開了幾次會,終于才定下流程。
可以說,真正成功做出一件合格羽絨服的那刻,胡燕最大的想法不是高興,而是提心吊膽,生怕再出什么問題。
好在從這一刻開始,一切順利的不可思議。
胡燕做出了第一批羽絨服,第一個顧客就是元棠。
元棠之前說是要給廠子里的工人們發冬裝,發的冬裝就是這個羽絨服了。
不光是一廠,元棠把二廠三廠都算在內,遠在天津的四廠和五廠這一批沒有,要等到下一批。
三家廠子合計六七百號人,四廠五廠也有四五百號人。
這一千多件羽絨服,胡燕做的時候都害怕元棠破產。
就說是不按照售賣價格的大幾十一百,光是采購價的五十,算下來這些羽絨服也有好幾萬了。
胡燕知道元棠貸款了七百萬,難免替她心慌。
“不如你分批發,今年就發那些老員工。”
這一下子這么多人,一件羽絨服抵上一個月的工資了。
平白多發了一個月工資,回頭人領了衣服就走,你不是虧大了
元棠卻堅持要買。
“好多工人一到冬天就凍手,凍的厲害時候,干活速度就降下來了。”
尤其是滬市這里沒有暖氣,廠子里又空曠,她還有那么多的特殊員工,回頭再凍病了,這不是耽誤廠子的生產進度。
胡燕“行吧。”
說那么多,還不就是為了工人考慮。
于是這一批羽絨服很快就送到了廠子里,元棠特意挑了兩種顏色,一種是青色,一種是紅色。
發了羽絨服,她還讓拉長們去通知。
“這個羽絨服就是咱們冬天的功夫,上頭印著的,是咱們廠子的名字。冬天時候要查是不是穿了工服,要是不穿,就要受罰。”
這個消息一說明白,很多人都大呼難受。
“我瞧著這衣裳好的很,還想著給我兒子穿呢。”
“就是,你看這暖暖和和的,我哪兒用穿這么好的。”
“我就說拿回去改改,到時候我家兩個孩子一人一件呢,這咋說的,不讓改了”
“人家廠里發的是叫咱們穿,你給誰穿都不行,肯定不讓改啊。”
“嘖嘖嘖,這也太摳了。”
“看你這話說的,你出去看看,哪家廠子會發這么貴的羽絨服下來咱們廠長是心疼咱,你要是拿著這件衣服給你男人還孩子穿,廠長難道還要再給你一身這哪兒給的過來。”
說歸說,大部分人還都是理解廠子的要求的。
一個個領到衣服之后就開
始在身上比劃,有些人不受凍,在這寒風凜冽的深秋早就凍的手腳冰涼,于是干脆直接換上。